见惯不惊如四时,流光任逐鬓蓬飞。
日从南去老龙蛰,火向西流玄鸟归。
荷子感时堂蟋蟀,移书劳我室伊威,益嗟往日无良友,四十八年成一非。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丁大监见怀》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见惯不惊如四时,
流光任逐鬓蓬飞。
日从南去老龙蛰,
火向西流玄鸟归。
荷子感时堂蟋蟀,
移书劳我室伊威,
益嗟往日无良友,
四十八年成一非。
译文:
见惯之事不会使我惊讶,就像四季更迭一样。
光阴流转,任由白发随风飘扬。
太阳从南方移去,老龙蛰伏,
火焰向西流动,玄鸟归来。
荷花感受到时节的变迁,堂上的蟋蟀鸣叫,
我搬动书籍,为家中的伊威辛劳。
我深感悲叹,往日的良友已逝去,
四十八年一晃而过,成为一段往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魏了翁的个人感慨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岁月流转和时光不可逆转的感慨。诗中的"见惯不惊如四时"表达了作者对平淡日常生活的习以为常,对世事变迁的坦然态度。"流光任逐鬓蓬飞"这句表达了时光的无情流逝,白发随风飘扬,暗示作者已经年老。
接下来的两句"日从南去老龙蛰,火向西流玄鸟归"运用了对自然现象的描写,通过太阳的南下和火焰的西流,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推移。这些意象与前两句的白发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生活环境。"荷子感时堂蟋蟀"表达了对自然界中万物对季节变化的感知能力,而"移书劳我室伊威"则展示了作者自己的勤奋和辛勤劳作。
最后两句"益嗟往日无良友,四十八年成一非"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四十八年的时光转瞬即逝,让人们感叹岁月的短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个人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和对逝去时光的哀叹,表达了对友情和生命的珍惜和思考。
十丈丰碑势倚空,风云犹忆下辽东。百年功业秦皇帝,一代文章太史公。石断云鳞秋雨后,苔封鳌背夕阳中。行人立马空惆怅,禾黍离离满故宫。
天意诚难测,人言果有不。便令江海竭,未厌虎狼求。独下伤时泪,谁陈活国谋。君王自神武,况乃富貔貅。
六月烈日日正中,时有叛将号群兇。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鹅湖峰。白刃纷纷避行路,六合茫茫何处去。妻见夫亡不敢啼,母弃儿奔那忍顾。药市申公鬓有霜,卧病经时不下床。平生未省见兵革,出门正尔逢豺狼。豺狼满市如流水,追索金缯心未已。可怜累世积阴功,今日将为兵死鬼。
新秋气肃。此日仙翁曾诞育。禀赋应遍。绿□朱颜似少年。阶庭兰玉。行见儿孙俱曳绿。更祝遐龄。愿比庄椿过八千。
雪月共高寒,求多意未阑。林逋五品服,宋璟九还丹。老友松筠健,贤宗鼎鼐酸。任渠蜂蝶闹,难作武陵看。
学古光阴惜寸分,济时心胆慕华勋。少年有意不称意,暮景欲云何所云。行矣未能真不惑,归与长恐遂无闻。朝来不敢看清镜,怕有轻霜下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