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杭桥道间二首》

屡起瞻云物,频成听雨声。
与忧明所历,咸谓晓当晴。
一水通高下,千山杂晦明。
逢人问前路,为报已堪行。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杭桥道间二首》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杭州的景色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屡起瞻云物,频成听雨声。
与忧明所历,咸谓晓当晴。
一水通高下,千山杂晦明。
逢人问前路,为报已堪行。

第二首:
屡起瞻云物,频成听雨声。
与忧明所历,咸谓晓当晴。
一水通高下,千山杂晦明。
逢人问前路,为报已堪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杭州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云、雨、山和水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诗的开头,作者多次抬头观察云的形态,聆听雨的声音,这一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关注和敏感。与此同时,作者提到与忧愁相伴的明天,大家都认为早晨应该是晴朗的。这里的对比意味着作者的情感与外界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忧愁和不安。

接着,诗中提到一水通高下,千山杂晦明。这里描绘了水流的高低起伏以及山峦的错综复杂,形成了一种模糊的景象,既有明亮的一面,又有阴暗的一面。这种景象的描绘给人以变化和不确定的感觉,与诗人内心情绪的复杂和矛盾相呼应。

最后两句诗,诗人遇到他人问路时,他愿意告诉前方的情况,以回报别人的关心。这可能是表达了作者积极向前的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人际交往的重视和诚实的品质。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杭州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云、雨、山和水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情感和内心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丰富的意象,给人以变化和不确定的感觉,使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 《寓言六首》

    明者好自蔽,况乃知我匹。每行悔其然,所见定万一。不求攻尔短,欲议世之失。耘而舍其田,辛苦亦何实。

  • 《题四贤像·陈希夷》

    钱子非仙者,种郎岂隐哉。先生闭门睡,弟子下山来。

  • 《颂古十八首》

    扫地泼水相公来,声高隘喝绣旗开。天上玉麟来瑞世,堪作人间将相才。

  • 《送京学林申甫》

    萱草忘忧底解忘,慈亲鹤发坐高堂。羡君有此忘忧得,如我添忧万斛强。

  • 《病疟後偶书》

    秋色已萧然,曲肱清夜眠。孤灯欺病後,薄酒慰愁边。药物从人乞,文章畏客传。惟应一篷艇,湖海送凋年。

  • 《偈颂七十二首》

    两岸桃花红欲然,沿中流出自涓涓。仙家不曾论春夏,石烂松枯是一年。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