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塞程方远,穷阴岁欲残。
石城归梦断,陇月照人寒。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遂转运梅学士巡边郡四首》是宋代文臣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绝塞程方远,
穷阴岁欲残。
石城归梦断,
陇月照人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边塞地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诗人在边塞行军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旅程的漫长和艰辛,寒冷的气候使他倍感困苦。他回忆起曾经的梦想和希望,却发现现实的边塞生活已经使这些梦想破灭。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感到孤独和寂寞,陇山上的月光映照着他内心的冷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孤独。诗人通过描述绝塞的旅途,描绘了路途的遥远和艰难。穷阴岁欲残的描写,表现出严寒的气候和边塞地区的恶劣环境。石城归梦断的句子中,诗人回忆起曾经的梦想和希望,但现实的边塞生活使这些梦想破灭。最后一句陇月照人寒,则通过描写月光照耀下的孤寂边塞,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冷落。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寇准对边塞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描写边塞的艰难旅途和严寒气候,表现了边塞生活的困苦和辛酸。同时,诗人通过对曾经梦想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梦想破灭的无奈和失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苦难和诗人内心的忧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步虚声裹八奇翁,八奇须信古英雄。宾朋未散山翁醉,听歌同入醉乡中。
书生活计极萧骚,爝火微明似束蒿。犬子地寒徒壁立,元龙身懒谩楼高。笔端未办夸三绝,酒里犹能扫二豪。又向诗坛蕲借一,强磨铅钝齿吹毛。
弹压殊非翼翼商,藉公惠养破天荒。从今若说京都政,不数前张数后张。
想玉人花容柳眉,不由人不如呆似痴。无奈云山遮蔽,生隔断路东西,生隔断路东西。
残菊无复花,游蜂抱枯丛。我老复多疾,寄迹穷巷中。开门无客至,安取樽不空。夕阳挂高树,此日还匆匆。
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兴亡尽此中。有国有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残花旧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谢公。止竟霸图何物在,石麟无主卧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