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法界颂二首》

山河大地因谁有,闻见觉知非我亲。
不挂一丝全体露,真成本分住山人。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法界颂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张嵲

这首诗词以法界为主题,通过表达自然界的存在和人类对其的感知,揭示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法界颂二首》中文译文:
山河大地因谁有,
闻见觉知非我亲。
不挂一丝全体露,
真成本分住山人。

诗意:
这片山河大地是由谁所拥有的呢?
听觉和感知并不属于我个人。
我并不依附于丝毫的个体,而是与整体相辅相成。
真正的生命感悟来自于与山野相伴的人。

赏析:
《法界颂二首》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思考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领悟。诗中的"山河大地"象征着宏伟的自然景观,而作者却反问着这一切的所有者是谁。通过这种质问,作者意味着自然界并不属于任何个体,而是一种超越个人的存在。在这里,作者抛弃了人类的自我中心观念,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的联系并不是亲密的,而是一种超越个体的普遍存在。

接下来的两句"不挂一丝全体露,真成本分住山人"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思想。作者表达了他不依附于任何个体,不被任何个体所束缚的状态。他超越了个人的欲望和私利,真正融入到山野之中。这种"本分住山人"的境界使得作者能够真正领悟到自然的真实本质,感受到自然界的宏大与伟力。

通过《法界颂二首》,作者张嵲展示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他超越了个人的局限,认识到自然界的尊严和整体性,从而使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其中。这首诗词给人以启迪,呼唤人们去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自然界的价值与意义。

  • 《登秀山至半而还有怀宾旸》

    拥书终日汗如浆,试上崔嵬觅晚凉。忽喜孤烟支拄杖,偶逢平石寘绳床。十年世事头须白,六月江城草树苍。莫尽山颠且山半,待携诗友共清觞。

  • 《绮寮怨》

    又见花阴如水,两心犹未平。正坐久、主客成三,空无语、影落秋枰。千年人间事业,垂成处、一著容易倾。便解围、小住何妨,机锋在,瞬息天又明。甚似汉吴对营。纷纷不了,孤光照彻连城。又似残星,向零落,有馀情。姮娥笑人迟暮,念才力、底须争。从亏又成。何人正听隔壁声。

  • 《颂古十八首》

    孰云意在钁头边,一击圆通彻大千。大笑低头归去后,饥餐且莫与人伟。

  • 《赠休斋沈老丈》

    酒边风月是诗情,平淡精神最老成。每爱晋人标韵别,发挥天趣更渊明。

  • 《夏寄辩禅者山房》

    枕簟云作屏,必固黄金宅。轩窗月为昼,岂止虚生白。麟龙愧头角,雕鹗惭羽翮。庶拟群类心,在宽如在窄。

  • 《感兴五首次韵和李希孝四》

    不肯埽一室,顾欲天下清。少日又不羁,颇复乡党轻。长年始羞悔,耳目尚聪明。何须更市药,小女故知名。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