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呼国西门,驿使通万里。
十亭传一马,日夜不得止。
枯肠嗛刍豆,瘦骨击辔箠。
力尽求未息,忽已仆泥滓。
死者既不补,存者行复尔。
闻古至治世,微物均福祉。
不壅王泽流,其先在官理。
国家富郡邑,一板万生齿。
付与有失宜,得无马之似。
投鞍坐太息,春为悲风起。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哀传马》是宋代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深沉的悲凉情怀展现了驿传马的辛劳和牺牲,并通过对马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社会治理的期望与忧虑。
诗词中的第一句“喧呼国西门,驿使通万里。”表达了驿传马忙碌于国家之间的边境,传递消息的艰辛。接下来的几句“十亭传一马,日夜不得止。枯肠嗛刍豆,瘦骨击辔箠。”描绘了马在长途奔驰中的疲惫和饥饿,以及马鞭抽打所带来的痛苦和伤害。作者通过这些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驿传马的辛劳和牺牲。
接下来的几句“力尽求未息,忽已仆泥滓。死者既不补,存者行复尔。”表达了马筋尽断、倒在泥泞中的悲惨遭遇。无论马是否存活,都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生死并不能解决问题。
诗词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古代社会的思考,表达了对治理的思考和忧虑。“闻古至治世,微物均福祉。不壅王泽流,其先在官理。”这些句子呼应了中国古代治理的理念,即通过公正的官治来保障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国家富郡邑,一板万生齿。付与有失宜,得无马之似。”作者借马与国家治理的对比,表达了对于国家资源合理分配的担忧和反思。
最后两句“投鞍坐太息,春为悲风起。”以诗人自身的叹息和悲凉情怀作为诗词的结尾,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和悲愤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驿传马的描写,将马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相结合,表达了对社会治理的期望与忧虑。同时,诗词中运用了许多意象描写,通过对马的疲惫和牺牲的刻画,让读者感受到了深深的悲凉情怀。
古来一代文章事,自有风骚翰墨臣。今日苏门四君子,异时邺下七诗人。
朱门未知禅悦义,富不期奢奢自至。二韮虽寒故是公,万羊贾祸徒封卫。我公居尘不染尘,便随一钵遗甘辛。出家虽非将相事,食菜要是英雄人。臞儒一生用心苦,何曾梦见鸡映黍。中丞惜福幸见分,晚食从公当羔羜。
清风无人兼,自可入吾手。明月无人并,自可入吾牖。中心既已平,外物何尝诱。余事岂足论,但恐樽无酒。
雪宫词客燕宫游,一轴烟花象外搜。谩把蜀纹当昼展,徒夸湘碧带春流。吟时致我寒侵骨,得处疑君白尽头。从北南归明月夜,岭猿滩鸟更悠悠。
乾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介胄清荒外,衣冠佐域中。言谈延国辅,词赋引文雄。野霁伊川绿,郊明巩树红。冕旒多暇景,诗酒会春风。
散尽黄金为买书,时人笑我太痴愚。一朝有子如尧叟,何处无人说老苏。可谓死而无憾者,孰云文不在兹乎。渊明地下闻君葬,也散黄花作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