垅上弓旌降鹤书,戋戋璧帛贲乡闾。
汉宫入奏贤臣颂,蜀道荣观驷马车。
谁谓诸侯老宾客,归来华发伴樵渔。
泮宫陈迹神游否,绛帐门生多石渠。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哀都官王申》是宋代李廌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哀怨之情,具有深沉的诗意和赏析。
诗中描述了一幅壮丽的场景:在垅上,弓旌降临,鹤舞曲飞;贵重的礼品和美丽的布帛装点着乡闾;汉宫中的贤臣奏章入对,赞颂着帝王的德政;蜀道上,豪华的马车引人注目。这些描绘展示了繁荣昌盛的景象。
然而,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表达了他内心的哀痛。他询问谁会说诸侯是老去的宾客,他们归来时头发已经花白,只能陪伴在山林和渔村之间。这种对时光流转的感叹,使人感到岁月无情,人生短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神游之感和对过去的怀念。他在泮宫中回顾着历史的痕迹,但却不能真正驻足其中。绛帐门生的石渠多了,暗示着过去的学生已经变得寥寥无几。
整首诗以壮丽的景物和凄凉的心情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通过对华丽和繁荣的描绘,以及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叹,诗人展示了对过去荣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痛苦反思。这种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思考,使诗词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意味。
文字先生饮,?谓刘执中。?江山清献游。典刑传父老,樽俎继风流。度岭逢梅雨,还家指麦秋。自惭鸿雁侣,争集稻粱洲。野阔横双练,城坚耸百楼。行看凤尾诏,却下虎头州。君意已吴越,我行无去留。归途应食粥,乞米使君舟。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讵有青马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凡碁妙手不可得,纵横自在能消息。不贪利远施张,举措安详求爱力。曲须曲,直须直,打节斜飞防不测。潜思静虑一时间,取舍临进方便逼。牢己疆场煞三思,不骄不怯常翼翼。势输他,勿动色,暗设机筹倍雅饰。恒持自固最为强,尤宜闲暇心先抑。
花瘦水肥三月天,画桡双动木兰船。人家尽换新榆火,唯有垂杨带旧烟
正信风流不辱亲,高文还称掌丝纶。岂惟补衮须词伯,自是安邦出诤臣。岁晚已回松柏操,时来休爱水云身。欲为公寿倡优拙,戏遣商山四老人。
此是鄜州月,人间应更无。欲垂清夜泪,桂影莫扶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