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局老仙天下人,平生爱与石传神。
长江绝岛风涛里,千古常令墨色新。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徽宗政和间以上舍释褐。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爲陈留县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应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纲同日遭贬。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高宗建炎中起爲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右朝奉郎致仕。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在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元干爲宋代着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爲《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爲《芦川归来集》十卷。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爲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爲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跋东坡木》是宋代张元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玉局老仙天下人,
平生爱与石传神。
长江绝岛风涛里,
千古常令墨色新。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石刻艺术的热爱和敬仰。诗中提到了一个名叫"玉局老仙"的人物,他是天下人所共知的。作者平生热爱石刻艺术,尤其是对石刻大师石传神的赞美和推崇。诗中还描绘了长江上的一座孤岛,那里的风浪汹涌,使得石刻的墨色始终保持着新鲜的感觉,流传千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石刻艺术的赞美,展示了作者对石传神的敬重和钦佩之情。"玉局老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他的名声传遍天下,象征着石刻艺术的伟大和影响力。诗中的长江孤岛象征着石刻艺术的孤高和独特,而其上的风浪则代表了岁月的洗礼和考验,然而这些并没有使石刻的墨色褪色,反而更显得新鲜。这种表达方式传递了作者对石刻艺术的坚持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石刻艺术的情感和态度,通过对石传神的称赞和对石刻墨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石刻艺术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的思考。这首诗既展示了作者对石刻艺术的热爱,又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具有深刻的诗意和思想内涵。
远游游则远,安心心已安。茅茨更何事,一坐五年宽。客来问法要,示以无所还。勿云空生默,听者不胜言。
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江云倏忽暝还收,五月犹寒著弊裘。芳草斜阳看易晚,绿荷疏雨听如秋。池塘空阔蜻蜓喜,帘幕萧条燕子愁。不是无言成独坐,暂将心事静中求。
两角勍触蛮,八荒等兄弟。人生天地间,贵在情义耳。嘉禾二三友,一见倾底裹。春风散天和。非彼亦非此。清淑温以直,常甫正而美。东涉金沙雪,西挹钱塘水。舟泛月双湖,辔联松九里。冬春朔四换,追随实终始。宣桥岁云暮,乃复得伯起。颀然出玉山,臭味林吴似。修门亦旬月,朝夕
朅来此事尽废,少日论功未深。欲觅仙人一指,要看月肋天心。
娟娟月入眉,整整云归鬓。镜里弄妆迟,帘外花移影。斜窥秋水长,软语春莺近。无计奈情何,只有相思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