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芭蕉花》

绿蜡一株才吐焰,红绡半卷渐抽花。
窗前映月人无寐,疑是银灯透碧纱。

作者介绍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芭蕉花》是宋代诗人胡仲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芭蕉花》中文译文:
绿蜡一株才吐焰,
红绡半卷渐抽花。
窗前映月人无寐,
疑是银灯透碧纱。

诗意和赏析:
《芭蕉花》以描绘夜晚的芭蕉花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索。

首句“绿蜡一株才吐焰”,描绘了一株芭蕉花刚刚吐出初开的花朵,花朵如同燃烧的绿色蜡烛,散发出清新的气息。这句诗意蕴含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第二句“红绡半卷渐抽花”,通过红色丝绸的卷裹,描绘了芭蕉花逐渐展开的过程。这里的红绡象征着鲜艳的花瓣,渐渐展现出美丽的花朵。

第三句“窗前映月人无寐”,窗前的月光倒映在芭蕉花上,由于美景使人心醉,引发了人们无法入眠的情感。这里的月光与芭蕉花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一句“疑是银灯透碧纱”,诗人以银灯透过碧色纱帘的形象来比喻芭蕉花在月光下的浑然一体。这里的银灯和碧纱是虚幻与真实、幻觉与现实之间的对比,形成了一种诗意的意境。

整首诗以芭蕉花为主题,通过对花朵的娇嫩、绽放以及与月光的交相辉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诗词中渲染了一种宁静、清新、幽雅的意境,使人沉浸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之中,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命、存在和美的思考。

  • 《用韵答宝叶》

    蒲团出定入玄微,尽是山间林下诗。安得远公陪一笑,朗吟同过虎溪时。

  • 《盛山十二诗·流杯渠》

    激曲萦飞箭,浮沟泛满卮。将来山太守,早向习家池。

  • 《赠曹延》

    混然天性本天成,何必拘泥守意城。识破鸢飞鱼跃事,自知万物不离诚。

  • 《寄张襄州》

    襄阳州望古来雄,耆旧相传有素风。四叶表闾唐尹氏,一门逃世汉庞公。故家遗俗应多在,美景良辰定不空。遥忆习池寒夜月,几人谈笑伴诗翁。

  • 《送从弟赴上都》

    车骑秦城远,囊装楚客贫。月明思远道,诗罢诉何人。

  • 《有骥在野》

    有骥在野,百过不呻。子不我良,岂无他人。絷我于厩,乃不我驾。遇我不终,不如在野。秃毛于霜,寄肉于狼。宁彼我伤,人不我顾?无子我忘。知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