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秋雨响临池,深夜书斋枕独欹。
正似蓬船倚江浦,梦回牢落听潮时。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爲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爲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八月初一夜闻雨》是宋代诗人郑刚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月初一的夜晚,听到雨声穿过山谷,深夜里我独自依靠书斋的枕头。就像蓬船停泊在江边,回忆中梦回牢落,倾听潮水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八月初一的夜晚,静静聆听雨声的情景。诗人孤独地躺在书斋里,感受着深夜中雨声的回荡。他把自己比作停泊在江边的蓬船,回忆起过去牢狱中的经历,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听潮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通过对雨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考。诗人选择了八月初一的夜晚作为诗的背景,这是一个特定的时刻,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八月初一是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人们往往在这个时刻感慨万千,对过去的事物进行回顾和反思。
诗中的“山秋雨”和“深夜书斋”是具象的描写,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展示了自己与自然相融合、与心灵对话的状态。蓬船和牢落则是意象的运用,给诗词增添了一种禅意和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在这种孤独中,通过回忆和思考,仿佛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的感悟,展现了他对人生、存在和自我境界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使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度和寂静。这首诗词以其简洁而深邃的表达方式,成为了宋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住,随风好去落谁家。”作忆柳曲修眉刷翠春痕聚。难翦愁来处。断丝无力绾韶华。也学落红流水、到天涯。那回错认章台下。却是阳关也。待将新恨趁杨花。不识相思一点、在谁家。
忽惊林下发寒梅,便试花前饮冷杯。白马走迎诗客去,红筵铺待舞人来。歌声怨处微微落,酒气熏时旋旋开。若到岁寒无雨雪,犹应醉得两三回。
关西又落木,心事复如何。岁月辞山久,秋霖入夜多。鸟从井口出,人自洛阳过。倚仗聊闲望,田家未剪禾。
撒手到家人不识,明朝更不分南北。逢场作戏弄孔魂,反指牛儿是弥勒。
袁弟豁达人,陈兄胸默士。平生少附丽,颇与同忧喜。迩来怪事发,谈笑不可拟。一为脱渊鱼,一为坠柯蚁。吁嗟其奈何。天运固如此。
倒尊掷帽愧新诗,后日欢游亦可追。自是东风多逸兴,不关南郡出游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