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唇丹井应千尺,秃顶灵杉恰百围。
鹤去不闻人下子,黄蜂无数采花归。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白鹤观》
朝代:宋代
作者:洪咨夔
缺唇丹井应千尺,
秃顶灵杉恰百围。
鹤去不闻人下子,
黄蜂无数采花归。
中文译文:
缺唇的井应该有千尺深,
秃顶的灵杉高达百围。
白鹤飞去,听不到人的声音,
无数黄蜂采花归巢。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诗中的白鹤观是一个寂静的地方,缺唇的井应有千尺深,秃顶的灵杉高耸百围,形容了这个地方的奇特和隐秘。白鹤飞去后,再也听不到人的声音,黄蜂却不断地采集花蜜回巢。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赏析:
《白鹤观》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塑造了一个与尘嚣世俗相隔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诗中的白鹤观被描绘得神秘而宁静,井深、杉高,给人以一种超越常人的感觉。白鹤飞去后,世间的喧嚣不再干扰,只有黄蜂忙碌地采集花蜜,营造出自然的和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安宁、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景仰。
同时,诗人借助对白鹤观的描写,寓意着诗人的修身养性和追求超凡脱俗的心境。白鹤作为古代文化中的象征,常被赋予神圣和纯洁的形象,与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相契合。整首诗以简洁的词句勾勒出宁静的景象,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使读者能够沉浸其中,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心灵的宁静。
总之,洪咨夔的《白鹤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超脱尘嚣的向往和对自然力量的景仰。诗意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心灵的关注与追求。
朔风飕飕著古梅,寒枝冷落俟春回。可怜雪萼无人问,乞借阳和早放开。
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桃朵不辞歌白苎,耶溪暮雨起樵风。
今朝风物甚美,明日阴晴未知。夕阳无回照理,落花有上天时。
向来得秘藏,着意国风初。一字呕心出,十篇随手书。天成新句熟,月煅古人疎。长铩非君敌,区区恃棘锄。
种田不收一年事,取妇不著一生贫。风吹白日漫山去,老却郎时懊杀人。
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正尔可嘉处,胡为无赏心。我由不忍别,物亦有缘侵。自匪常行迈,谁能知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