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信雄深,钟梵上云雨。
微吾紫阳翁,几何不豪取。
有来青牛车,肯作白鹿主。
诗书夜披之,一变至邹鲁。
唐虞际淳熙,此道日方午。
涧声撼皇坟,山翠湿章甫。
纷其四方人,会此共谈尘。
岳也互乡章,屦二不及户。
却后七十年,空堂凛遗矩。
四书在乾坤,六老自今古。
昭回云汉光,不隔天尺五。
厥惟貂续难,谨勿小吾土。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诗词:《白鹿洞》
朝代:宋代
作者:方岳
白鹿洞,似乎山中的一处隐秘之所,静谧而深邃。钟声与佛号相互交织,仿佛飘荡在云雨之间。在这里,有一位微弱的紫阳翁,他并不追求功名富贵,不过是过着简朴的生活。即使有来自青牛车的高官厚禄,他也不愿作为白鹿洞的主人。
他夜晚披阅诗书,思考其中的人生哲理。这样的思索使他的境界一变而达到了邹鲁之间。他提到了唐虞时期的淳熙年间,似乎这条道路是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的。洞中的涧水声惊动了皇陵,山峦的翠绿湿润了章甫。四方的人们纷纷前来,相聚于此共同谈论尘世间的事物。
岳阳的文人互相倾诉心声,但方岳却以谦逊之姿不敢与他们相提并论。七十年过去了,时光荏苒,唯有空堂中仍然凛然遵守着古时的规矩。四书的学问广泛流传于天地之间,六位圣贤的教诲自古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诗中提到了昭回之光照云汉,似乎与天尺五指之间没有任何隔阂。这里也提到了貂续之难,提醒人们要谨慎而不忘本土之责。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白鹿洞的景象,探讨了作者对于名利与人生的态度。他崇尚清静、朴素的生活,对于功名富贵并不追求,更注重自身的修为和境界。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古往今来智者们的思想和教诲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和人物境界的赞叹。同时,通过山水、文人相聚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万木霜摇落,山呈斧凿痕。痴蝇思附尾,警鹤畏乘轩。
文武固天纵,钦明又日新。化民何止圣,妙物独称神。政已三王上,言皆六籍醇。巍巍本无象,刻画愧孤臣。未易名尧德,何须数舜功。小心仍致孝,余事及平戎。典礼従周旧,官仪与汉隆。谁知本无作,千古自承风。接统真千岁,膺期止一章。周南稍留滞,宣室遂凄凉。病马空嘶枥,枯葵
岩石郁嵯峨。
一轮月影涨幽香,碧玉钗头白玉妆。持似此花供燕几,玉堂端可寿萱堂。
忽雷曾说郑中丞,不似女郎楼上听。此日白云推却处,痴翁清赏倚银屏。
夜饮只愁更漏促,留连笑_蔷薇。歌声缭绕彻帘帏。坐中清泪落,梁上暗尘飞。重觑舞腰惊束素,不应更褪罗衣。别来容易见来稀。次公狂已甚,不醉亦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