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英魄一山藏,回首怀忠道路长。
天意未开南北限,要教北学王南方。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是宋代诗人王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一位伟大的英魄长眠于此山,
回首望去,怀念忠诚之路漫长。
天命尚未启示南北的禁锢,
但我们应该将北方的学问传授给南方。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已故的明招二先生的敬意和思念之情。明招二先生被称为"英魄",意味着他的精神和才华在人们心中永存。作者回顾了明招二先生为忠诚事业所付出的艰辛和漫长的奋斗历程。尽管天意尚未开启南北之间的交流,但作者呼吁将北方的学问和智慧传授给南方,以促进文化的融合和进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明招二先生的敬仰之情。墓志铭式的叙述方式使人们对先生的事迹和品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者通过回首过去并思考未来,表达了自己对于南北文化交流的期望,并认为北方的学问应该为南方所借鉴和吸收。这种推崇北方文化的态度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全国统一和文化繁荣的追求。整首诗笔调庄重,意境深远,展示了王柏对于先贤的崇敬和对于国家发展的关切。
潭影悠悠白日閒,千年如画此江山。高人徐孺死已朽,上疏梅仙去不还。底是忧堪埋地下,谁能远不在人间。相逢正有论诗乐,且透西江句上关。
社鼓声喧送酒杯,春风落尽一庭梅。不知白首狂吟客,醉饮屠苏更几回。
古木森森白昼昏,瀑泉飞处两山分。石梁跨谷欣初睹,茗碗浮花信旧闻。行古向来悲一跌,洁身此去欲三薰。至人党有矜怜意,便与提携出世纷。
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
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鸣饮清渭。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骷髅行万里。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
偏中正,嫫母临妆羞照镜。三更玉户不挑灯,混融非露当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