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宝峰照和尚真赞》

山拥云腴,水怀月昼。
照彻体前,湛存身后。
机头梭路微分,针鼻线芒初透。
灵涵万象兮彼不遗余,坐断十方兮我无渗漏。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宝峰照和尚真赞》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宝峰高耸,犹如云朵轻拥。清澈的水中怀抱着明亮的月光,如同白昼一般明亮。它照亮了身体前方的一切,同时也将自身的光辉融入身后的一切。机头微微颤动,像织布的梭子在细微的分隔线上穿行,针尖上的线头初次透露出微光。它灵动地包容了万象,却从不保留一丝余地。我坐在这里,断绝了十方的纷扰,我内心没有任何渗漏之处。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宝峰山的景色和自身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宝峰高耸入云,给人以庄严的气息,同时水中的月光使整个景色更加明亮和宁静。诗人以宝峰和水中月光作为隐喻,表达了自己身体前方和身后的明亮,以及内心的安宁。诗中的机头梭路微分、针鼻线芒初透等形象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细微之处的敏感和观察力。诗词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在这里远离尘嚣,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安抚,没有任何外界的干扰和纷扰。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山水景色和诗人的内心状态,体现了宋代诗人常见的山水田园意境和追求心灵宁静的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手法,诗人将自然景色和内心世界相融合,表达了对真正宁静和内心纯净的追求。整首诗词意境深远、意味悠长,给人以内心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 《十二时/忆少年》

    治平时。暂垂帘,佑圣子、解危疑。坐安天下逾岁。厌避万机。退处宸闱。殿开庆养,志入希夷。扶皓日,浴咸池。看神孙、抚御千载,重雍累熙。四方钦仰洪慈。阴德远,仁功积,欢养罄九域,礼无违。事难期。乘霞去,乍睹升仙,诰下九围。泣血涟如,更鸾车、动春晚、雾暗翠旗。路指

  • 《客次感怀》

    投老诗成癖,愁生为客途。烟云长在目,山水暂游吴。远意极千里,归心寄九衢。一身仍更病,意绪日荒芜。

  • 《如梦令 灯花》

    报道灯花如画。烨烨文章*绣。安顾莫风摇,应恐夜寒花瘦。搔首。搔首。结果望天将就。

  • 《游仙都观》

    冷杉枯柏路盘空,毛发生寒略略风。两汉真仙在何处,巡香行绕蕊珠宫。

  • 《满江红(禾兴月波楼和友人韵)》

    日薄寒空,正泽国、一汀霜叶。过万里、西风塞雁,数声哀咽。耿耿有怀天可讯,悠悠此恨谁能说。倚阑干、老泪落关山,平芜隔。提短剑,腰长铗。昔壮志,今华发。有江湖征棹,水云深阔。要斩_鼯埋九地,可怜乌兔驰双辙。羡渠侬、健笔扫磨崖,文章别。

  • 《次韵和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

    天地中閒浩浩歌,从地乌兔健飞过。旁人若问功名事,笑指南柯蚁一窠。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