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宝岩寺》

竹影与溪声,萧萧眼底明。
秋云浮古树,山石削长城。
暝色凝黄碧,啼乌伴晚征。
高僧不知客,故遣作诗鸣。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宝岩寺》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宝岩寺为背景,通过描绘竹影和溪声,表达了作者眼中的景色明亮清晰。诗中还描绘了秋云飘浮在古老的树木上,山石削去了长城的形状。暮色映照下的天空呈现出黄色和碧色,乌鸦的鸣叫伴随着晚间的行军。高僧们并不知道有客人到来,因此作者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宝岩寺的景色和氛围,展现出山水之美和自然界的变化。竹影和溪声是自然界的元素,通过它们的描绘,诗歌传达了一种静谧、宁静的氛围。秋云浮动在古木上,表明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化,与山石削长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岁月的长久和人事的短暂。

暝色凝黄碧,啼乌伴晚征,通过色彩的描绘和乌鸦的鸣叫,将描写的焦点转向了日落时分的景色和故事。这种转折为整首诗词增添了一种深沉的意境和情感。高僧们不知道客人到来,这种无意间的遗憾和错过,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表达,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变化,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 《赋得盈盈楼上女》

    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愁思懒缝衣。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

  • 《杂咏一百首·刘安》

    忽弃国中去,疑为方外游。早知守都厕,何似莫仙休。

  • 《颂证道歌·证道歌》

    刹那灭却阿鼻业,阎罗共我休分别。洋铜铁汁即醍醐,火轮便是禅心月。

  • 《寄赵西岩》

    自分男儿未着鞭,龙驹伏枥更多年。张仪舌在堪谋国,阮籍途穷只问天。弹铗空歌云梦句,焚香静读楚骚篇。吟魂常绕江湖上,莫道闽中无杜鹃。

  • 《齿痛有感》

    眼暗头童负圣时,齿牙欲脱更堪悲。暮年渐解人间事,蒸食哀梨亦自奇。

  • 《苏武》

    胡沙不隔汉家天,一节坚持十九年。白首微官甘属国,耻随李卫老戎旃。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