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
天涯悠悠葬日促,冈坂崎岖不停毂。
高张素幕绕铭旌,夜唱挽歌山下宿。
洛阳城北复城东,魂车祖马长相逢。
车辙广若长安路,蒿草少于松柏树。
涧底盘陀石渐稀,尽向坟前作羊虎。
谁家石碑文字灭,后人重取书年月。
朝朝车马送葬回,还起大宅与高台。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北邙行(一作北邙山)》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
堆著黄金无买处。
天涯悠悠葬日促,
冈坂崎岖不停毂。
高张素幕绕铭旌,
夜唱挽歌山下宿。
洛阳城北复城东,
魂车祖马长相逢。
车辙广若长安路,
蒿草少于松柏树。
涧底盘陀石渐稀,
尽向坟前作羊虎。
谁家石碑文字灭,
后人重取书年月。
朝朝车马送葬回,
还起大宅与高台。
中文译文:
北邙山上土地稀少,
尽是洛阳人的古墓。
归葬的人家很多,
堆满黄金却无人购买。
天涯漫漫,葬礼日益临近,
山岭崎岖,车辆不停驻。
高高的素幕环绕着铭旌,
夜晚唱起挽歌,在山下过夜。
洛阳城北,又复东城,
祖先的灵车和马匹长相对。
车辙广阔如长安的道路,
蒿草稀少,不及松柏之多。
涧底的盘陀石渐渐减少,
全部用来修筑坟前的羊和虎。
哪家的石碑字迹已经消失,
后人重新刻写年月。
每天都有车马送葬归来,
重建大宅和高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洛阳北部的北邙山,山上遍布着洛阳人的古墓。诗人通过描写墓地的状况和葬礼的场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诗中提到旧墓人家归葬多,但这些古墓堆满了黄金却无人购买,暗示了人们对过去的遗忘和对金钱的冷漠。天涯悠悠,葬礼的日子临近,冈坂崎岖,车马不停,给人一种匆忙和无尽的感觉。
诗中的素幕和铭旌象征着葬礼的庄严和隆重,夜晚的挽歌更增添了一种悲伤和凄凉的氛围。
诗人还描绘了北邙山周围的景象,洛阳城北和东城的景色,以及车辙和蒿草的情景。通过蒿草少于松柏树的比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感慨。
最后几句描述了涧底盘陀石渐渐减少,转而用来修筑坟前的羊和虎。石碑上的文字已经消失,后人需要重新刻写年月。这些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关注和对记忆的重要性的思考。
整首诗以一种凄凉、寂寥的笔调,歌颂了北邙山上的古墓和葬礼的场景,通过对墓地、葬礼和周围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和历史记忆的思考。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深沉的意境,展现了唐代士人对生死、兴衰和人类存在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时代背景下洛阳城的繁华与衰落,以及人们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虑。
旧时长见挥毫处,修竹幽兰取次分。欲把一竿苕水上,鸥波千顷看秋云。
水澄熊白成壶酒,枫染猩红满路旗。坐待西风迎素月,青天笑我独诗痴。
宜秋门外喜参寻,豪竹哀丝发妙音。金爵日边栖壮丽,彩虹天际卧清深。已烦逸少书陈迹,更属相如赋上林。犹恨真人足官府,不如鱼鸟自飞沉。
如今推也,是子是贼,买帽相头,食鱼去骨。
诗见阳枋一。
一株金染密,数亩碧鲜疏。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斑多筒簟冷,发少角冠清。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