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丘危磴接云梯,远目临高意自迷。
千里绿芜平野北,半边红日乱峰西。
台倾邺苑多残瓦,凤没漳河失故堤。
近塞春郊无胜事,跛{特寺換羊}风马满山溪。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北台》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描绘了北方的一片壮丽景色。下面是《北台》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北方的古丘险峻如危磴,连接着云梯,远远望去,高处的意境使人心迷神往。千里之外,绿草如茵的平野延伸至北方,而西边的山峰则被红日染得一片混乱。北台上,那曾经繁华的邺苑如今却多是残破的瓦砾,凤凰消失了,漳河也失去了曾经的古堤。走近城塞,春天的近郊却欠缺胜景,只有跛脚的寺庙和风马充斥着山溪之间。
这首诗以北方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古丘、云梯、绿野和红日等元素,展示了北方大地的壮丽和磅礴。古丘险峻,给人以危险的感觉,而云梯则使人向往高处的境界。绿野延展千里,给人以宽广和富饶的感觉,而红日的出现则带来了一丝混乱和动荡的气息。诗人通过对北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地的辽阔和变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北方的雄浑和壮美。
诗中还融入了一丝伤感和凄凉。邺苑曾经是繁华的地方,但如今只剩下残破的瓦砾,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事物的消逝。凤凰的消失和漳河古堤的失去,更加强调了岁月无情和人事如梦的主题。近郊的春天缺乏胜景,只有残破的寺庙和风马,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人事的无常。
整体而言,《北台》描绘了北方的壮丽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对大地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蕴含了对兴衰、岁月流转和人事无常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凄凉之感。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接石为槽绕画檐,清风爽气坐来添。恰从天外为飞瀑,又向人间作水帘。
久不在城市,少留心怅然。幽芳可揽结,伫子饮云泉。
自叹平生老道涂,不堪泥雨又驱车。鹭鹚第一清高底,拂晓溪中有干无。
彼鼠侵我厨,纵狸授粱肉。鼠虽为君却,狸食自须足。冀雪大国耻,翻是大国辱。膻腥逼绮罗,砖瓦杂珠玉。登楼非骋望,目笑是心哭。何意天乐中,至今奏胡曲。官军收洛阳,家住洛阳里。夫婿与兄弟,目前见伤死。吞声不许哭,还遣衣罗绮。上马随匈奴,数秋黄尘里。生为名家女,死作
云长不绝旧君情,元直终随老母行。立效报公何感慨,指心辞主更分明。三方本以兵攻战,一士能为国重轻。多谢曹刘存大度,任教忠孝得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