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袖烟裾云母冠,碧琉璃簟井冰寒。
焚香欲使三清鸟,静拂桐阴上玉坛。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祕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復用为祕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为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避暑女冠》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雾袖烟裾云母冠,
碧琉璃簟井冰寒。
焚香欲使三清鸟,
静拂桐阴上玉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避暑时的景象。她戴着云母制成的冠冕,身穿轻薄如烟的衣袖,坐在冰冷的井边的碧玉簟上。她焚香祭祀,希望能够引来三清神的祝福。她静静地拂去桐树的阴影,站在玉制的祭坛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形象描绘了一个避暑的女子。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清凉宜人的场景中。云母冠、雾袖、碧琉璃簟等形象描绘了女子的装束,突出了她的娇美和清凉感。与此同时,冰寒的井水和焚香祭祀的描写则表现出她对清凉的渴望和对神灵的敬畏。
诗人通过描写女子静拂桐阴上玉坛的动作,传达出一种安静、安宁的氛围。女子的举动仿佛在传达她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明的尊崇。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个细腻而清新的画面,给人以清凉、宁静的感觉。
这首诗词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清凉之地的向往和对宁静祥和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所蕴含的敬畏之情也凸显了唐代文人的虔诚信仰。整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清凉的避暑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素娥睡起,驾冰轮碾破,一天秋绿。醉倚高楼风露下,凛凛寒生肌粟。横管孤吹,龙吟风劲,雪浪翻银屋。壮游回首,会稽何限修行。今夜对月依然,尊前须快泻,山头鸣瀑。吸此清光倾肺腑,洗我明珠千斛。只恐婵娟,明年依旧,衰鬓先成鹄。举杯相劝,为予且挂团玉。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篇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眉目十分,精神一段。岩高释迟,木老春来缓。古涧明月宾,青山白云伴。借光何处不分身,刹刹尘尘谁解唤。
老我甘投閒,晏然十三秋。兹来何所似,反衣狐白裘。京尘素为缁,梦寐思首丘。低徊未成去,黾勉终自羞。久闻歌楚骚,欲见知无由。诗文惠盈轴,一诵消百忧。便当细论文,夜雨同春蒭。平生万事了,此去复何求。尚贪未见书,痛洗千斛愁。得此不翅足,携归老先畴。
政绩新皇眷,功名旧壮怀。人才双立玉,笔势各排淮。鹏路天惟咫,鲰生骨未埋。行看仲淹弼,接武冠尧阶。
潇洒碧玉枝,清风追晋贤。数点渭川雨,一缕湘江烟。不见凤凰尾,谁识珊瑚鞭。柯亭丁相遇,惊听奏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