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辩熊耳》

昔禹别九州,导洛自熊耳。
熊耳自有两,未審孰为是。
东者近成周,西者隔丹水。
书传称上洛,斯言得之矣。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辩熊耳》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日禹离别九州,
从熊耳山引领洛水。
熊耳山有两个山峰,
还不清楚哪一个是真。
东方的山靠近成周国,
西方的山隔着丹水。
古书记载说上洛山,
这样的描述是准确的。

诗意:
这首诗词以熊耳山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上的地理之谜的思考和探索。诗人提到了两座熊耳山峰,但并不确定哪一个是真正的熊耳山。他指出了东方的山靠近成周国,而西方的山则隔着丹水。最后,诗人认为古书中关于上洛山的描述是准确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熊耳山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上地理位置的疑问,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地理知识的探索和思考。熊耳山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和传说意义的地点,引发了诗人对其真实性的怀疑和思考。诗中的疑问和描述,展示了诗人追寻真相的态度和对知识的追求。这首诗词虽然简洁,但通过对地理和历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探索和思考的氛围,给读者留下了一些思考的空间。

  • 《寄僧嗣清》

    衡阳杰阁宵人记,淮石丰碑刺史书。永已桥山藏剑佩,空余云汉照林庐。河图万古陈东序,汗简诸儒校石渠。谁道幽深穷衲子,乞钱买石更崎岖。

  • 《达磨赞》

    金乌飞上玉阑干,黑漆崑崙背面看。毕竟者些传不得,落花流水太无端。

  • 《题卧屏十八花·榴花》

    琴轸含房风未吹,盈盈脉脉度炎晖。怪来一夜丹须拆,杯酒新翻阿措衣。

  • 《从军行》

    雪岭愁云冻不飞,黄沙白草路人稀。边城春色惟看柳,看到青时春已归。

  • 《东池》

    东池暮春风景妍,汩汩浅渠鸣细泉。菖蒲遶堤青似剑,荷叶出水大如钱。蔷薇着花方未已,杨柳飞絮任飘然。邻翁芍药正足雨,预计开时须醉眠。

  • 《句》

    吏退更无人迹到,一天魂梦任游扬。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