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阑干面面棂,红尘飞不到斯亭。
避人幽鸟入深竹,恋钓游鱼弄翠萍。
天阔倒涵秋水碧,墙低不碍远山青。
翛然独占闲中趣,一枕荷风午睡醒。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秉国池亭》是宋代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描绘池亭景色为主题,通过描写细腻的自然景观和闲适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宁静自在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曲曲阑干面面棂,
红尘飞不到斯亭。
避人幽鸟入深竹,
恋钓游鱼弄翠萍。
天阔倒涵秋水碧,
墙低不碍远山青。
翛然独占闲中趣,
一枕荷风午睡醒。
诗词的诗意是在描绘池亭的景色和诗人在其中的闲适生活。诗词的第一句描述了阑干的形态曲曲弯弯、面面有格,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处的池亭环境。第二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红尘飞不到这座池亭,展现了一个宁静隐逸的环境。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避人深竹中的幽鸟和游鱼,表现了自然的美妙景色。第五句描绘了天空广阔,倒映着碧绿的秋水,给人以宽广开阔之感。第六句则表达了墙低不妨碍远山的青翠,给人以开放和自由的感觉。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独自享受闲适生活的情趣,午后在荷风中小憩,醒来时心境愉悦。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池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生活情趣,展现了一种宁静自在、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表达了对纷扰尘世的回避,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体验到诗人追求宁静的心境,也能够引发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霜乾木落爱秦川,兴发身轻逐鸟翩。贪看暮山忘远近,强陪归客更留连。貂裘犯雪观形胜,骏马随鹰抟野鲜。为问南溪李夫子,壮心应未逐流年。
吏隐千年远,南峰事竟同。鉴容依石水,熏佩度花风。林霭床头湿,崖泉厨下通。纷纷尘世念,不入此山中。
览镜忽有感,谁能写我真。崚嶒忍饥面,蹭蹬苦吟身。风叶飘零夜,雨花狼籍春。相过慰牢落,吾族有诗人。
晓对山翁坐破窗,地炉拨火两相忘。茅柴酒与人情好,萝卜羹和野味长。外面干戈何日定,前头尺寸逐时量。而今难说山居稳,飞马穷搜过虎狼。
城月。冷罗袜。郎睡不知鸾帐揭。香凄翠被灯明灭。花困钗横时节。河桥杨柳催行色。愁黛有人描得。
北风吹倒落星寺,吾与伯伦俱醉眠。螟蛉蜾蠃但痴坐,夜寒南北斗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