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宜休七不堪,岂容华皓尚痴贪。
固难唐突耆英社,尚可追攀老学庵。
酷嗜蟹螯聊自酌,高悬麈尾共谁谈。
吾闻多寿常多辱,伯始何须饮菊潭。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病起十首》是宋代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起十首
有四宜休七不堪,
岂容华皓尚痴贪。
固难唐突耆英社,
尚可追攀老学庵。
酷嗜蟹螯聊自酌,
高悬麈尾共谁谈。
吾闻多寿常多辱,
伯始何须饮菊潭。
译文:
病重十日,有四日宜休息,七日不堪忍受,
难道华皓(指自己)还沉迷于痴迷和贪欲吗?
固然难以突然去拜访那些耆英,
但仍然可以追求老学庵(指读书学习)。
痴迷于品味蟹螯的滋味,自己独自饮酒,
高高悬挂麈尾(指麈尾状的酒杯),谈论的对象是谁呢?
我听说长寿常常伴随着多次的耻辱,
伯始(指自己)何必去饮菊潭(指过早地寻求仙缘)呢?
诗意和赏析:
《病起十首》是刘克庄在病重时所作的一首诗词。整首诗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命状态的反思和忧虑。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作者病重的情况。其中,“有四宜休七不堪”表达了作者病情加重后需要适当休息的心情,而“岂容华皓尚痴贪”则暗示了作者对自己的批评,认为自己仍然沉迷于俗世的欲望和贪婪。
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表示虽然难以突然去拜访那些尊贵的耆英,但仍然可以追求老学庵,即通过读书学习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和修养。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作者独自享受蟹螯和美酒的情景,但这种享受似乎是孤独和空虚的。作者高悬麈尾,意味着他独自举杯,无人与他分享,也无人与他相互交流。
最后两句是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忧虑。他听闻长寿常常伴随着多次的耻辱,暗示了长寿并非是一种纯粹的幸福,而是可能伴随着痛苦和困扰。因此,他问自己何必追求超凡脱俗的仙缘(饮菊潭),而不是珍惜眼前的生活。
整首诗以自我反省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为主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追求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同时,通过对俗世欲望和超脱追求的对比,展现了一种内心的冲突和矛盾。
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秋风吹空雁旁午,长天无云月呈露。为须通晓照清樽,莫遣中宵生薄雾。
闻君公事苦喧卑,红粟堆边独歛眉。已入朝行翻掌庾,未如畿尉且吟诗。堰头笑傲同张祜,市里优游比路随。唯有才名藏不得,山阳留滞肯多时。
二水城南路,谁人处士家。不为轩冕累,尽洗市廛华。庭立竹千个,墙留梅数花。吾庐归未得,对此重咨嗟。
秣马践古辙,经术导先路。士要人品高,与俗殊好恶。忮心虿尾毒,褊心螳臂怒。唾面令自乾,吾今仍非故。
我家尺五天,行人指城东。老槐阅世故,高荫自清风。叵量陵谷变,犹叹斤斧空。故国岂乔木,遂应人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