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与诸贤共造廷,如风吹絮浪飘萍。
溘行忽忽同晨露,殿后晖晖独曙星。
未肯肩随金谷友,幸留面见草堂灵。
伯伦旧与吾通谱,欲往从之唤不醒。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病起十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起十首
昔与诸贤共造廷,
如风吹絮浪飘萍。
溘行忽忽同晨露,
殿后晖晖独曙星。
未肯肩随金谷友,
幸留面见草堂灵。
伯伦旧与吾通谱,
欲往从之唤不醒。
中文译文:
曾经与许多贤人一起在朝廷中共事,
像风吹散了絮花,浪花漂浮。
匆匆离去,与晨露一同消失,
只有殿后的曙光独自闪耀。
不愿与金谷的朋友肩并肩,
幸运地留下来,见到了草堂的灵气。
伯伦曾与我有过交流,
想去找他,但叫不醒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刘克庄病中的心境和对过去的回忆。诗中的"诸贤"指的是与作者一同在朝廷中工作的贤人们,他们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时代。然而,现在作者病倒了,他感到自己像被风吹散的絮花和漂浮的浪花一样,渐渐离去。
诗中的"溘行忽忽同晨露"表达了作者病情加重,生命如同晨露一样短暂,转瞬即逝。而"殿后晖晖独曙星"则表明即使在病中,作者仍然保持着独特的光芒,照亮了周围的人。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金谷友人的思念和对伯伦的向往。金谷友人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事,而伯伦则是作者的知音。作者希望能与金谷友人并肩而行,但由于病痛的缘故,他只能幸运地留在草堂,见到了草堂的灵气。
最后两句"欲往从之唤不醒"表达了作者对伯伦的思念和渴望,但却无法实现。这种无法实现的遗憾和无奈,使整首诗词更加凄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病中的心境和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对友情和知音的思念,以及对生命短暂和无法实现的遗憾的感慨。
西出阳关有旧知,薰风渌水泛莲时。烦君传语诗书帅,更寄台城别後词。
忽见平安字,封题是老亲。自惊为客久,不敢述家贫。松菊纵多故,路途惟一身。临风应不尽,还问寄书人。
长干风景地,台上每淹留。云树空濛色,烟江缥缈流。席前芳草暮,钟外雨花收。梦寐城南路,何年寻旧游。
岐汴无烦和协使,秦云送我入梁园。残灯半夜梦回雨,心事谁来恸哭论。
谒入久不出,兀坐如枯荄。苍头前致词,问我何因来。士节久凋丧,人情易嫌猜。本无性命忧,不去安待哉。
一别经年见未曾,冲寒相值意凌兢。肌肤姑射仙人雪,品格中山孺子冰。清浅池塘春未动,黄昏篱落月初棱。从来自倚心如铁,被恼如今似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