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边无与谈,赖有之子至。
荒寒一点香,足以酬天地。
天地亦无心,受之自人意。
韬白任新和,风味要如此。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病中赏梅赠元晦老友》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中赏梅赠元晦老友
梅边无与谈,赖有之子至。
荒寒一点香,足以酬天地。
天地亦无心,受之自人意。
韬白任新和,风味要如此。
中文译文:
病中欣赏梅花时,有幸有贵友元晦前来相伴。
在荒寒之中,一点梅花的芬芳足以回报天地的恩赐。
天地之间也没有特别的关注,它们只是接受人们的喜好。
我要收敛自己的白发,顺应时代的变迁,但风味仍然要如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病榻上赏梅时的情景,并将这种景象与人生境遇相联系。作者病中无法与他人交流,但幸得贵友元晦前来陪伴。梅花虽然在荒寒的环境中开放,却散发着独特的香气,足以回报天地的恩赐。这种景象使作者感叹,天地并不在乎梅花的芳香,它们只是接受人们的喜好和意愿。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希望韬光养晦,适应时代的变化,但仍然要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味。
整首诗以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尽管生活可能困难和艰苦,但人们仍然能从中找到美好和喜悦。作者通过梅花的芬芳、天地的无心以及自己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与时俱进的同时,作者也强调了保持独特个性与品味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和审美追求。它展示了作者在病榻上的心境,并通过梅花的赏析,传达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第一岩前景若何,江流潋滟漾晴罗。游仙道士无萦击,也共白云栖一窝。
久傍严公趋玉帐,近蒙贺监解金龟。一壶分助登高饮,客宦长安共此时。
树影踏不醉,花香嗅却无。
罨画春树碧,逢迎系行舟。酒尽可以起,更作须臾留。我方鹤投笼,君已鹰脱鞲。相期在岁晏,赠之珊瑚钩。
闭户跏趺意已清,炉香烧尽一灯明。空庭叶落知多少,一任西风百种声。
欲明天色白漫漫,打叶穿帘雪未干。薄落阶前人踏尽,差池树里鸟衔残。旋销迎暖沾墙少,斜舞遮春到地难。劳动更裁新样绮,红灯一夜剪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