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书辞都门,整棹还苕川。
羁游二十春,寓农安一廛。
家无卓锥地,三挈囊衣迁。
移居古城隅,开门枕漪涟。
容膝居易安,环堵地自偏。
水竹惭履道,风物异平泉。
扫轨谢奔竞,面壁参枯禅。
仰愧此坊名,飞英驰日边。
吾方师老圃,樊须无间然。
何当毕婚嫁,四十在明年。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卜居飞英坊》是宋代李洪创作的一首诗词。在这首诗词中,李洪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束书辞都门,整棹还苕川。
羁游二十春,寓农安一廛。
家无卓锥地,三挈囊衣迁。
移居古城隅,开门枕漪涟。
容膝居易安,环堵地自偏。
水竹惭履道,风物异平泉。
扫轨谢奔竞,面壁参枯禅。
仰愧此坊名,飞英驰日边。
吾方师老圃,樊须无间然。
何当毕婚嫁,四十在明年。
诗意和赏析:
《卜居飞英坊》以诗人李洪的身份为中心,描述了他离开都城,迁居到一个古城角落的情景。诗人在这里过着宁静的农耕生活,与大都市的喧嚣相比,他感到自在和安宁。
诗中出现了一些自我讽刺的元素,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生活条件。他的家境并不富裕,只有一片小小的农田和简单的行囊。然而,尽管生活简朴,诗人依然能够在这个古城角落找到自己的安乐。
诗中描绘了环境的变化,通过水竹、风物的异样,展示了新居所带来的不同景观。与都市的喧嚣相比,这里的环境宁静而平和,给诗人带来了一种宜居之感。
在最后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的自愧。坊名飞英象征着才子飞黄腾达的境界,而诗人本人却仍然过着平凡的生活。他自嘲地说自己是老圃的学生,与那些出类拔萃的才子相比,自己的成就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以平实而自嘲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思考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选择和价值观的思考,以及对于平淡生活中的自在和安宁的追求。
闲居虽懒放,未得便无营。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经霜收芋美,带雨接花成。前日邻翁至,柴门扫叶迎。
七岁投閒日,浑如未第初。牛衣困褴缕,鹤饭愧粗疏。圣有杯中露,朝无别后书。温寻皆旧学,风雨岁时余。
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这张紫微。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江南遗墨处处传,鲁公去作麻姑仙。一杯相与借风月,但见云碧开池莲。紫微声名今第一,归上鸾台应不日。笑谈千里无兵戎,临川草木生春风。他年道傍儿女说,不思鲁公思张公。
官曹无人吏休沐,杜门谢病车脱轴。门前经旬客不至,苔色侵阶春更绿。书堂萧然白日静,黄蜂收声蜜房足。杨花浩荡天无风,檐端三丈朝阳红。晴薰病眼暖欲醉,卧搔短发如飞蓬。枕书睡熟呼不醒,黄粱正饭邯郸翁。不知纷纭梦几许,觉来烟际闻昏钟。
圣主崇文化,锵锵得盛才。相因归梦立,殿以集贤开。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尧尊承帝泽,禹膳自天来。礼洽欢逾长,风恬暑更回。国朝将舜颂,同是一康哉。
二月清江外,遥遥饯故人。南山晴有雪,东陌霁无尘。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知君梁苑去,日见白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