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因缘做,苦海凭船渡。
一棹添风到岸头,得上无生路。
人叹风贫苦,我步闲闲趣。
脱体全空没一文,胜似石崇富。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卜算子》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大因缘做,苦海凭船渡。
一棹添风到岸头,得上无生路。
人叹风贫苦,我步闲闲趣。
脱体全空没一文,胜似石崇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修行的追求。诗中提到了佛教中的"四大因缘",指的是生灭的原因和条件,表明一切现象和存在都是由因缘所致。诗人将人生比喻为在苦难的海洋中乘船渡过,意味着通过修行和奋斗可以超越生活中的困境和痛苦。他说自己像是乘着一叶小舟,顺风驶向彼岸,得到了通向涅槃的无生之路。与世人为生活中的贫困和困境所叹息不同,诗人步履轻松自在,寻求着内心的宁静和乐趣。他摆脱了物质欲望的束缚,达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比起古代富豪石崇来说,他更加富有。
赏析:
《卜算子》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刘克庄对人生和修行的理解。诗中的四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修行的深刻思考和体悟。
首句"四大因缘做,苦海凭船渡"通过佛教的概念,表达了一切生命都是由因缘所生,人生就像是在苦海中艰难渡过,需要借助船只(修行)才能超越苦难。
第二句"一棹添风到岸头,得上无生路"比喻通过修行可以顺利达到彼岸,通往涅槃的无生之路。
第三句"人叹风贫苦,我步闲闲趣"对比了世人对于生活困苦的慨叹,而诗人却能够在修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最后一句"脱体全空没一文,胜似石崇富"表达了诗人脱离物质欲望的境界,认为自己比起富贵的石崇来更加富有,因为他已经超越了尘世的束缚。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明确的意境,表达了刘克庄对于人生和修行的颇具思考和体悟。他通过与世俗的对比,呼唤人们要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这也符合佛教的修行理念。诗词所表达的境界和思想,给人以启迪和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妙处和春莫遣知,晚尊随柳逐花移。落花绣地春深日,翠柳篵空月上时。
岁岁东风二月时,司花辛苦染晴枝。夜输百斛蔷薇水,晓洗千层玉雪肌。寒食清明空过了,姚黄魏紫不曾知。春愁蹙得眉头破,何处如今更有诗。
醉见千山面。晚晴初、蝉声未了,鸟声尤远。知道仙人丹灶在,尚有陈灰犹暖。但只恐、松枯石烂。笑问年华应不换,又如何、洞里笙箫断。还念我,去归晚。千岩万壑猿啼遍。一思量、一回懊恨,一回泪眼。岂是自家无仙骨,尚被红尘牵绊。要分此、烟霞一半。当日朱仙和葛老,更老黄、
羲和午停车,草木静若萎。我居倦烦促,谁与开我怀。出井泉失冷,迎凉幌空开。翩翩投林羽,饥渴复谁哀。仁哉林间风,为我时一来。惜哉为功薄,隆赫安能回。观涛感巨壑,清啸想高台。徘徊滞心赏,怅望意悠哉。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斯文宗主赖公归,不使它杨僭等夷。四海声名今大手,万人辟易几降旗。天方欲治将焉往,用不崇朝尚窃迟。整顿乾坤从小试,南州昔日洗潢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