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藜杖屋三间,世故真成触与蛮。
但有云山供送目,沈无尊酒亦开颜。
吴宫雪伫鹤翎散,历社风荷象鼻弯。
老子何曾持入梦,百年鼎鼎鬓毛班。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江阴(今属江苏)人。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十七年,爲祕书省正字。十九年,迁校书郎。二十一年,除考功员外郎。以忤秦桧得罪。桧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贺金国生辰使。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几以事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吴兴。孝宗隆兴二年卒。着《归愚集》、《韵语阳秋》。事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葛立方诗,以宋抚州刻本《侍郎葛公归愚集》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诗五卷),校以清光绪《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不饮》是宋代葛立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蒲团藜杖屋三间,
世故真成触与蛮。
但有云山供送目,
沈无尊酒亦开颜。
吴宫雪伫鹤翎散,
历社风荷象鼻弯。
老子何曾持入梦,
百年鼎鼎鬓毛班。
诗意: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葛立方的生活态度和境遇。诗中描绘了他简陋的居所,只有蒲团和藜杖,只有三间小屋,生活简朴而不浮华。他感叹现实世俗的琐碎和繁杂,但他认为自己的心境仍然清雅高远。
诗人提到了云山,表示他仍然能够通过想象和远方的山水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即使没有尊贵的美酒,他也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他借用了吴宫的雪景和鹤翎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历社是古代的一种风俗集会,而荷花象鼻是形容荷花蓓蕾初开时的形态。这两个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风俗和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于纯粹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和人生的思考。他称自己为老子,指的是老年人,认为自己并没有像老子那样在梦中得到什么启示。百年鼎鼎鬓毛班表示他已经年过百岁,但对于人生的领悟和成就却并不突出。
赏析:
《不饮》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葛立方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他在贫寒的环境中,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古代风俗的向往,表达了对纯粹和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透露出对世俗琐事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诗人通过自嘲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对于生活真谛的思索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意境清新,表达了一种独立自主、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松杉满院风,瓜豆一篱绿。不闻车马过,时得高人宿。日暮还独归,怅望城东曲。
西风萧萧木叶稀,秋深作客何时归。城头月出照击柝,江上露白催捣衣。雁鸿附书远莫致,鸟鹊绕树还惊飞。三更不眠欲起舞,跃马卧龙谁是非。
古屋清寒雪未消,小窗晴日展芭蕉。酸甘荔子尝春酒,更碾新芽荐菊苗。
野寺云山迥,人家烟火稀。水腥渔市近,帆落晚风微。拂树昏鸦去,迎船白鸟飞。吾生乐江海,犹恐与心违。
无情风掠芭蕉响,还是重门已闭。银缸独对,相思方切,教人怎睡。解叹从前事,解叹了、依前鳖气。想他家那里,知人憔悴,相应是、睡也未。且恁和衣强寝,奈无寐、依前重起。起来思想,当初与你,忒煞容易。及至而今也,半头天眼,不存不济。最消魂苦是,黄昏前后,冷清清地。
幸是元无了事痴,偷闲聊复学儿嬉。午窗弄笔临唐帖,夜几研朱勘楚词。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犹蟹有堪持。旧交乖隔音尘断,安得歌呼共一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