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时阅月天不雨,嘉谷丛中龟兆生。
云势只随风聚散,鸠声空报客阴晴。
半生忧国发欲白,一饱无期心屡惊。
尚愿秋阳化甘澍,稍苏枯槁望西成。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不雨》是宋代裘万顷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农时中天空始终未下雨的景象,展现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和焦虑。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不雨
农时阅月天不雨,
嘉谷丛中龟兆生。
云势只随风聚散,
鸠声空报客阴晴。
半生忧国发欲白,
一饱无期心屡惊。
尚愿秋阳化甘澍,
稍苏枯槁望西成。
译文:
农时里观望月亮,天空却不下雨,
在稻谷丛中龟兆出现。
云的形势只随风飘散,
鸠鸟的声音空空地传达着天气的变化。
我半生为国家忧虑,发愁得白了头发,
一次饱食的希望无法确定,心情屡次受到惊扰。
仍然希望秋阳能够化作甘露降下,
稍微唤醒枯槁的农田,期盼收成的时刻来临。
诗意与赏析:
《不雨》以农时不雨为背景,表达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和焦虑之情。整首诗凭借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中的微妙变化,以及人们对自然的期待和无奈。
首节描绘了农时阅月但天空未下雨的景象,通过“嘉谷丛中龟兆生”这一形象的描写,传达出农民们渴望雨水的心情。接下来的两句“云势只随风聚散,鸠声空报客阴晴”,描绘了云的变幻无常,鸠鸟的叫声空洞地传达着天气的变化,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天气的不确定性。
下半首节,诗人借景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他用“半生忧国发欲白”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一饱无期心屡惊”则体现了他对未来的期望不确定和内心的焦虑。
最后两句“尚愿秋阳化甘澍,稍苏枯槁望西成”,表达了诗人对秋阳能够化作甘露降下,唤醒枯槁的农田,期待丰收的期盼。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期待,以及对国家和农田的关切。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相得益彰,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人欲不饭筋骨舒,夤缘须入郇公厨。
夜月虽愆约,秋云却荐凉。桥明缘水净,树近觉风香。众论轻閒适,幽怀贵老狂。从今无复病,处处养生方。
岁月不相贷,夜床衾簟秋。朝来明镜中,作意多少留。惟酒可为娱,顾我非其流。丈夫意气合,佩玦不循钩。意行无人非,骏发不中休。相逢问何如,颇复中之不。清坐岂不好,致真岂糟丘。两欧以诗鸣,与俗同沉浮。百鸟畏嘲弄,往和长鸣鸥。胡宁忍快便,风飘万斛舟。
使君剖竹继先贤,四十于今又六年。每恨无从考遗事,但凭亭榄览山川。
清净乐邦吾本郡。娑婆流浪因贪吝。冉冉思归霜入鬓。深嗟恨。塞鸿不解传音信。落日尽边沙隐隐。向西望处归应近。天乐是时相接引。宜精进。紫金台上谁无分。
老矣何堪,随处是、春衫酒滴。醉狂时,一挥千字,贝光玉色。失意险为湘岸鬼,浩歌又作长安客。且乘流、除却五侯门,无车迹。惊人句,天外得。医国手,尘中识。问鼎槐何似,卧云_石。梦里略无轩冕念,眼前岂是江湖窄。拚蝇头、蜗角去来休,休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