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解赏西湖好
佳景无时
飞盖相追
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
芳草斜晖
水远烟微
一点沧洲白鹭飞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人能够领略西湖的美景?
无论何时,都有飞盖相追的人们贪婪地赶往花间,
陶醉于美酒中。
谁能知道,我静静地倚在栏杆上,
眺望着斜晖下的芳草和远处的水面,
微弱的烟雾中,有一点点沧洲的白鹭飞翔。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以及作者对其的赞美之情。作者首先表达了对那些追逐美景的人们的不解,认为西湖的美景无论何时都吸引着人们的注意。然后,作者转而表达了自己对西湖美景的欣赏之情。他静静地站在栏杆上,凝望着斜晖下的芳草和远处的水面,感受着微弱的烟雾中沧洲白鹭的飞翔,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的追求。诗中的"飞盖相追"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西湖美景的追逐和贪婪之情。而"沧洲白鹭飞"一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作者的视角,感受到了作者在西湖边静静观赏美景的宁静与愉悦。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也是中国古代文人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秋暑势已穷,风雨纵横至。白鹭立清滩,与我俱得意。
本是青门学灌园。生涯浑在乱山前。一犁春雨种瓜田。别后倩云遮鹤帐,来时和月寄渔船。旁人莫做长官看。
力学未及仕,口中已含珠。赋命固所贪,读书非所辜。敛送有兄弟,哭泣无妻孥。惟此靡薄厚,必竟同一途。
老来轩冕不须期,还慕林泉岁月迟。双眼长青惟爱客,满头都白苦缘诗。尚传天禄书千卷,犹对青藜杖一枝。无事闲来依佛日,白云深处启禅扉。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蝉声渐渐怯西风,閒捻青枝玩菊丛。老去一身都是病,寤来万梦总成空。喜分果饵小儿女,浪费薪蔬顽仆僮。严濑家人报船至,更营樽酒恼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