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
蝶乱蜂喧。
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
返照波间。
水阔风高扬管弦。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采桑子》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深了,雨过后的西湖美景,以及丰富多彩的花卉世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春深雨过西湖好,
百花争妍。
蝶子飞乱,蜜蜂嗡嗡。
晴天催促花儿暖意盎然。
画船像兰草一般悠悠地划过,
仿佛是仙人。
夕阳倒映在波浪之间,
湖水辽阔,风儿高高地吹拂,管弦乐声荡漾。
诗意:
这首诗以西湖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愉悦之情。诗中描绘了雨过后的西湖景色,百花争妍,蝶子和蜜蜂繁忙地飞舞。晴天的阳光让花朵散发出温暖的气息。画船缓缓划过湖面,宛如仙人一般,夕阳的倒影在波浪中闪烁。湖水辽阔,风儿高高吹拂,管弦乐声在空气中回荡。
赏析:
《采桑子》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欧阳修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花卉的盛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深、雨过后的西湖景色,以及蝶子和蜜蜂的繁忙活动,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美丽的场景之中。
诗中的“兰桡画舸”一句,将画船比作兰草,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画船的悠闲和恬静之美。作者用“疑是神仙”来形容画船,赋予了它超凡脱俗的特质。
最后两句“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通过描绘夕阳的倒影和湖水的浩渺,以及风儿吹拂的意象,给人以宁静和豪迈的感受。管弦乐声的荡漾则进一步增添了诗中场景的生动感。
整首诗以清新、明亮的笔触,将春天的美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宁静、愉悦的感受。它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多彩的花卉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成为了宋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明明天子,丕承皇考。曰求多闻,曰咨有道。天子曰都。咨尔夫子,为世宗儒。
中有黄金白玉姝,莫欺红粒缀茱萸,晓风吹面成冰脑,夜雪流脂结玉酥。冻蕊未期春鸟啄,寒香不上暖蜂须。一生欲压孤山句,囊锦空垂气浪粗。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曼殊问疾老毗耶,不二门开看作家。珉表粹中谁赏鉴,忘前失后莫咨嗟。区区抱璞兮楚庭膑士,璨璨报珠兮隋城断蛇。休点破,绝疵瑕,俗气浑无却较些。
花外霏微雨弄晴,乱红狼藉过清明。伤春正苦无聊甚,接接欣闻噪鹊声。
笋入栏干曲透茅,青琅玕脱紫文苞。晚来拆草验生意,一夜能添二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