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鸣鸠逐妇声,行人相顾各心惊。
夜阑云散天如洗,乞得曹桥一路晴。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曹桥》
朝代:宋代
作者:项安世
《曹桥》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景象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和晴朗的向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诗人倾听着鸣鸠的声音,听到它们在追逐妇人的声音,这个声音使行人们相互对视,心中生起惊惧之感。然而,当夜幕深沉时,乌云散去,天空变得洁净明亮,朗朗的星光洒在大地上,仿佛将天空洗净了一般。在这样的晴朗夜晚,诗人发出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得到曹桥上一路晴朗的天气。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宁静、晴朗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氛围中。在这个场景中,鸣鸠的声音和行人们的惊恐构成了一种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夜晚的安静和恐惧感。而当乌云散去,天空晴朗时,诗人对于这种宁静和晴朗的渴望得以体现,曹桥成为了他向往的目标。
整首诗的意境简洁明了,描述了一个具体的自然场景,并通过对比和转折,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和晴朗的向往。这种对大自然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使得诗人的内心感受与读者产生共鸣,让读者也能够感受到这种对宁静和美好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曹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和晴朗的向往,展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这种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在宋代诗词中独具一格,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回味之感。
吾儒交贺得宗师,片善盱衡置百非。小驻锋车宣室召,时观谭麈頖宫挥。诗坛已许公馀论,邻烛何曾靳寸辉。此意急须笺阿衮,不因鱼稻久忘归。
风弄波涛鼓角喧,蜀江犹有阵图存。纶巾羽扇人何在,眼看群儿戯棘门。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故宫何在绿离离,逆顺兴亡世所知。草木尚怀勾践德,山川仍识夏王悲。行人月下谁吹笛,游客街前自买碑。欲倚阑干问陈迹,苍烟白露两迟疑。
窈窈崖头墨,沉沉水面青。枫林啸山鬼,竹月下湘灵。欸乃元郎曲,离骚屈子经。欲知当日意,须向此中听。
玉奴何必减花奴,省识春风作画图。临水隔花看走马,翻身射鴈落雕弧。词场君擅倾城色,诗社侬凋觅句须。摩垒致师仰余勇,政惭连叔答肩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