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宽而祖宗光,地阁阔而儿孙昌。
中间鼻孔自家底,出气通快浑不妨。
坤六短,乾三长。
饱丛林汉休雌黄,今年蚕食两叶桑。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宋代释正觉所作。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中文译文:
天庭宽而祖宗光,
地阁阔而儿孙昌。
中间鼻孔自家底,
出气通快浑不妨。
坤六短,乾三长。
饱丛林汉休雌黄,
今年蚕食两叶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禅宗的语言表达了对宇宙间自然事物的观察和领悟。
首先,诗中描述了天庭和地阁的辽阔和光明,借此象征着宇宙的广袤和祖先的光荣。这里的天庭和地阁可以理解为天空和大地,也可以被视为禅宗中心灵的显现。这种宽广和光明的状态,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内心的宁静和清明,以及祖先智慧的传承。
接着,诗中提到了"中间鼻孔自家底,出气通快浑不妨",这句诗表达了人体的呼吸之道。鼻孔是人体的中央通道,呼吸自然通畅。这种自然通畅的呼吸,也可视为禅修中心灵与外界的交流和调和。通过呼吸,禅宗修行者可以达到内外合一的境界。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坤六短,乾三长"的描述。这是对易经中的八卦的引用。坤代表地,六个短表示地的属性;乾代表天,三个长表示天的属性。通过这样的比喻,诗词表达了宇宙中阴阳的交融和变化,以及禅修者对宇宙法则的领悟。
最后,诗中提到了"饱丛林汉休雌黄,今年蚕食两叶桑"。这表现了自然界的一种具体景象——蚕食桑叶。这里的蚕食和桑叶可以被视为一种生命的循环和转变。禅宗修行者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微观现象,领悟到生命的无常和变化。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禅宗的思维方式,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和体悟,表达了禅修者对宇宙和生命的领悟和体验。它突出了禅宗追求内心平静与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追求。
窅窅云旗去不还,阴阴祠宇闭空山。我来始悟丹青妙,稽首如逢冰雪颜。
八珍风味清,藜肠岂曾识。堪嗤尝脔人,欲与鱼兼得。
蚤岁过秋浦,贪程不入关。君今参俭幕,时得上齐山。肤使资关决,贤侯伴宴閒。好音频寄我,赖此一开颜。
溅溅溪水石磷磷,两岸山花野草春。流去前滩何处问,未应皆是酌泉人。
生长深宫不识山,骚人一见便开颜。分明记得经行处,青草湖边第几湾。
此去京师一握天,太平官府似神仙。九重明圣无疆寿,千里封圻大有年。政已知平春缓缓,民无愁叹鼓渊渊。三呼三祝情何已,稽首君恩雨露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