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兀兀默耕,天成地平。
一心无住住,万像不生生。
起家空劫壶中句,借伴今时路上行。
搅丛林人七八处,今行而据;握拄杖子四十年,师坐而横。
用之不敝,虚而不盈。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默默地耕作,天地和谐平静。
专注的心无所依,万象皆不生。
创造了一种虚无的境界,借伴着现世的旅行。
在丛林中四处探寻,今日行走并安住;
握住拐杖已有四十年,师父静坐而横卧。
使用它却不会损耗,虚空而不会充实。

诗意与赏析: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这首诗词表达了禅宗思想和修行的主题。诗中的禅人通过默默地耕作,展示了一种平静、和谐的状态,象征着禅修的境界。禅人内心专注,没有执著于任何事物,万象皆不生,表现出无欲无求的境界。他创造了一种虚无的境界,不受外界干扰,不受物质束缚,自由自在地行走于现实世界。

诗中提到禅人在丛林中行走,并安住其中,表达了禅修者与自然的融合与和谐。禅人握住拐杖已有四十年,师父则静坐横卧,这是禅修的常见姿势,也象征着禅修者内心的平静和坚持。禅人的修行并不会消耗他,反而使他更加虚空、无欲,内心更加充实。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禅修者追求内心平静、超越尘世的境界。禅人通过修行,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一种自由、无欲的状态。整首诗词给人以静谧、宁静的感受,让人感受到禅修的内在力量和境界的美。

  • 《和杨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

    见学胡琴见艺成,今朝追想几伤情。撚弦花下呈新曲。放拨灯前谢改名。但是好花皆易落,从来尤物不长生。鸾台夜直衣衾冷,云雨无因入禁城。

  •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塔劫宫墙壮丽敌,香厨松道清凉俱。莲花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方丈涉海费时节,悬圃寻河知有无。暮年且喜经行近,春日兼蒙暄暖扶。

  • 《诗》

    白发随栉堕。未寒思厚衣。四支易懈惓。行步益疎迟。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自知百年后。堂上生旅葵。

  • 《为归云师赋野航》

    遇坎与乘流,谁能舍迹求。即空皆是境,大渡本无舟。风流随机息,乾坤任光浮。可怜迷岸者,漂荡几时休。

  • 《春雨晚霁》

    东风吹雨作丝轻,驾勒余寒放晚晴。满地湿云收未尽,一帘花影不分明。

  • 《吴宫曲》

    日下苑西宫,花飘香径红。玉钗斜白燕,罗带弄青虫。皓齿初含雪,柔枝欲断风。可怜倾国艳,谁信女为戎。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