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山野,面目草灰。
默说一句,明暗全该。
机流电天上之火,动发阳地中之雷。
变化穷通有许事,向道俱从恁麽来。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禅修者和佛像主人一起创作画像,寻求赞赏。
在山野中,身心俱疲,面容尘土斑斑。
默默地说出一句话,明暗皆由自己决定。
机缘巧合如流水,如天上的火,活跃而不停。
运动引发地中的雷鸣,阳刚之气在地底涌动。
变化无穷,通达其中的奥妙,有许多事物都在变化。
向着道路前行,一切都是如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禅修者与佛像主人一起创作画像,并寻求赞赏的情景。诗人通过对禅修者和佛像主人的描写,表达了禅修者身心疲惫、面容黯淡的状态。禅修者默默地说出一句话,暗示着禅修的内心修行和默默奉献的精神。诗中提到的机缘巧合和天上的火、地中的雷,象征着运动和变化。这种变化和运动是禅修者修行过程中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界的一种表现。最后,诗人表达了通过向道路前行,禅修者能够领悟到变化的奥妙,并以此来指引自己的信仰和人生。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禅修者和佛像主人的描绘,表达了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的身心疲惫和面容黯淡,以及通过默默奉献和向道路前行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启示。同时,诗中的机缘巧合、天上的火和地中的雷等意象,使诗词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感,表达了禅修者对于自然界变化和运动的感悟,以及变化之中的奥妙。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禅修者和自然界的描绘,传达了对自我修行和信仰追求的思考和赞美。
见说江都一骑来,筠篮坏土带春回。不堪羁宦思金谷,宁有诗情似玉台。纶阁翻阶无复梦,乳溪临槛想传杯。殷勤分赠须闻早,社后重阳政好培。
紫书夕降御床边,门下褒衣绕数千。捧檄喜随亲色动,授经荣胜主恩偏。相如好赋真童子,贾谊多才患少年。道在不须忧绛灌,一时卿相尺知贤。
生民尊祖,时迈造成。江汉拨乱,凫鹥持盈。四诗之道,始于和平。五际之变,通于晦明。宣宥密之基命,敭遹骏之休声。或箴规于阙政,或歎咏于芳馨。
薄俗久不竞,丘园多逸民。闻君轻去世,令我重沾巾。一梦苕溪晓,千年石堵春。人情不能已,南望哭江滨。
何必庭皋木叶黄,秋风无处不凄凉。莫言短发游郎署,且伴閒云入故乡。汉殿早瞻新日月,剑屏犹带旧冰霜。一飞碧落三千里,还向瑶池浴凤凰。
会稽竹箭东南美,化作经黄纸叠层。旧日土毛无用处,剡中老却一溪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