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相承次第,皮肉骨髓。
形分古佛家,气出阿祖鼻。
一根源既还,三昧尘全起。
坦坦荡荡平等心,炜炜煌煌自然智。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正觉所作,题为《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禅修者与化主合称真实,寻求赞美。
相承传承的次第,包含了皮肉和骨髓。
形态上区分了古代佛教家族,灵气从阿祖(远祖)的鼻腔中散发出来。
一根源头已经归还,三昧(禅定)的尘埃完全升起。
心境平等而开阔,智慧自然而明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禅修者与化主(意指佛陀)的合一追求,并希望获得赞美。作者通过描述禅修的过程和境界,传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

诗中提到的“相承次第,皮肉骨髓”表明禅修的传承是有着严谨的次序和对内在本质的彻悟。禅修者通过深入觉察自身的身体、思维和内心,超越表面的形态和现象,直接体验到佛性的真实本质。

“形分古佛家,气出阿祖鼻”这两句意味深长。禅宗强调的是直接体验,而非依赖文字和概念。佛教的传统形态和家族被分割,灵气却通过阿祖(远祖的鼻腔)散发出来,暗示了灵性的传承和启迪是源自远古的智慧。

接下来的“一根源既还,三昧尘全起”表达了禅修者回归到最初的本源,并通过三昧(禅定)的修行,彻底超越尘埃和杂念的束缚,达到心境的纯净和解脱。

最后两句“坦坦荡荡平等心,炜炜煌煌自然智”描绘了禅修者开放、平等的心态和自然而明亮的智慧。禅修者通过觉知和体悟,超越了世俗的执著和分别心,达到了平等和智慧的境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和修行目标,通过禅修者与化主的合一追求,强调了禅修的传承、觉知和超越尘埃的境界,最终达到平等心和自然智慧的境地。

  • 《雪中舟泊五夫》

    天遣今年到五夫,琼田千里玉平铺。波中船舫来还去,载取烟云作画图。

  • 《赴洛留别华阳兄》

    浮云薄高山,崇朝去还结。游子不惮烦,悠悠复徂辙。密亲自兹旷,临流何能发。衰林动远风,寒江冒轻雪。遇物隆所悲,兴愁顿难绝。无以赴洛人,怀哉但吟越。

  •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桐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 《应天长令/应天长》

    曲栏十二闲亭沼。履迹双沈人悄悄。被池寒,香炉小。梦短女墙莺唤晓。柳风轻袅袅。门外落花多少。日日离愁萦绕。不知春过了。

  • 《登钓台》

    丈夫于世各有营,岂为公卿以身辱。先生汉之一布衣,千古谁堪继芳躅。我来停舟一登跳,双台杳渺林端矗。江水沈沈彻骨清,山光霭霭有余绿。只此江山彼江山,严刘到今定谁属?先生早知钓得名,拗折当年钓竿竹。有脚但可踏青山,何必将加帝王腹。

  •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