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起解绝,宗全说缺。
根根尘尘兮元自现成,佛佛祖祖兮何劳施设。
本色当行家,赏音个时节。
迟日风流转柳腰,迁林语软调莺舌。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禅修者与佛主共同书写真理,希望得到赞美。解脱了世俗的束缚,指出了宗教的完整性。每一根尘埃都显露着宇宙的真相,佛陀和祖师们的存在无需再进行庄严仪式。真实的本质即是每个行者所应追求的,赏识佛法音乐应适时而发。夕阳的光辉中,柔软的柳枝转动,迁徙的鸟儿用柔和的歌声交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禅修者对于禅修境界和佛法的理解和追求。它强调了解脱尘世束缚的重要性,指出宗教的真正价值在于寻求内在的本质,而非外在的庄严仪式。禅人应该欣赏佛教音乐,并在适当的时候领悟其中的禅意。诗中描绘了夕阳下柳枝的柔软摇曳以及鸟儿柔和的歌声,展现了宁静和和谐的禅修场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禅修者对禅宗教义的理解。通过对禅修境界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解脱世俗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他强调了禅修者无需依赖繁琐的仪式和外在装饰,而是应该直接追求内在的本质。诗中的自然景象,如夕阳、柳枝和鸟儿的歌声,与禅修者的内心境界相呼应,展示了一种宁静、和谐和自然的禅修氛围。
同时,诗中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对偶和排比,使诗句更加韵律流畅。通过诗句的音韵和节奏,诗人试图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禅修者的宁静和内心的平静。整首诗以简短的语言表达了禅修者对禅宗的理解和追求,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禅修者对于禅修境界和佛法的领悟和追求,以及禅修过程中的宁静和和谐。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将禅修境界和内心的平静与外在的自然景象相融合,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多病疲干谒,秋风下小舠。郊扉云间竹,江郭月生潮。过雨桐阴静,听诗烛烬销。爱君兄弟好,华发共萧萧。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才向瑶台觅旧踪,曙鸦啼断景阳钟。薄施朱粉妆偏媚,倒插花枝态更浓。立近晚风迷蛱蝶,坐临秋水乱芙蓉。多情莫恨蓬山远,只隔珠帘抵万重。
君家深似武陵源,又出云来旆影翻。负笈肯忘鄞北里,彯缨长说海东门。健收风月归谈麈,醉挽河江入酒樽。回首溪山吾耄矣,笑盟知有几番温。
出手宁嫌晚,论心本不欺。五年江左客,万里故园里。肯枉洞庭棹,来寻棠棣诗。固知名义重,岂但慰朝饥。
千里归来觅故林,朱弦虽在少知音。青风玉几山前路,忍负平生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