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乔楚楚,丛林规矩。
萎萎羸羸,枯木风姿。
宗乘壁挂口,师友雪生眉。
住山事拙束三篾,对月机鸣度一丝。
颠毛间白发,眉睫裹青瞳。
食指一肩重,门风四壁空。
诸根亡偶宗家妙,万虑不摇心匠工。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禅人写真求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正觉。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禅宗修行者的形象和内心境界。
诗词通过描写禅人的外貌和状态,展现了禅修者朴素而规矩的生活方式。乔乔楚楚、丛林规矩,描述了禅人高大挺拔的身姿和与丛林相融合的自然姿态。萎萎羸羸、枯木风姿,则表达了禅修者的苍老和枯槁的外貌,但仍然透出一种独特的风姿。
诗中提到了禅宗的壁挂口和师友,突显了禅修者对禅宗教义和师友关系的重视。住山事拙束三篾,对月机鸣度一丝,表达了禅修者在山中专注修行,对月亮的出现产生微妙的共鸣。这里的机鸣度一丝,意味着禅修者与自然相融合的境地。
诗中还提到了禅修者白发和青瞳,这些形象传达了岁月的流转和内心的明亮。食指一肩重、门风四壁空,揭示了禅修者身负重责的境遇,同时也表达了禅修者内心的空灵和超脱。
最后两句诗揭示了禅修者面对种种困境时的内心坚定和专注。诸根亡偶宗家妙,万虑不摇心匠工,表达了禅修者对于人世变迁的豁达态度和对内心修行的专注与坚持。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的形象,通过对禅人外貌、禅宗教义和内心境界的描写,展现了禅修者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和对修行的无私追求。同时,诗中融入了自然景物和禅宗的思想,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禅修者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使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思。
不共垂杨映绮寮,倚山临路自娇饶。游人过去知香远,谷鸟飞来见影摇。半隔烟岚遥隐隐,可堪风雨暮萧萧。城中春色还如此,几处笙歌按舞腰。
北风吹空天欲破,急雪如簁塞空堕。焚香初自蕊宫归,投鞭来就僧庐坐。乾坤一色飞鸟绝,市井无声百买饿。贫粟未给贫民啼,空屋漏穿不可过。
报道君乘六月潮,在齐端可比闻韶。探汤剧暑不易度,应喜南云瞻玉霄。
有桥洋洋,在堂之阳。岂弟君子,令德不爽。文文如■,■衡其锵。酌以旨酒,以燕乐我父兄。瞿叔孝友,寿岂孔箴。有谖奕奕,在堂之北。岂弟君子,令德有赫。饮御我族,以及我宾客。瞿叔岂弟,班裳赤舄。寿且乐康,田尔令德。注1:■——“满”左边换“王”注2:■——左“王”右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
寿年本偶尔,亦与富贵同;一日复一日,遂作八十翁。几杖称大耋,貂蝉号三公。信手忽成卢,孰为拙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