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寒青,秋水冷冷。
半颠衰白,春雪星星。
山雾霏霏文豹变,松月娟娟梦鹤醒。
妙应方圜兮了无外法,尘缘俯仰兮初不吾经。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禅人写真求赞》是宋代释正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双目寒青,秋水冷冷。
禅人的双眼冷静清明,如同寒冷的秋水。
半颠衰白,春雪星星。
禅人已年老体衰,半颠倒半衰白,如同春天的细雪点点洒落。
山雾霏霏文豹变,松月娟娟梦鹤醒。
群山间弥漫着薄薄的雾气,禅人的形象随之变幻,如同山间的豹子一般灵动。松树下的明亮月光像丝丝月光,禅人仿佛从梦中的仙鹤的觉醒。
妙应方圆兮了无外法,尘缘俯仰兮初不吾经。
禅人体悟到了妙应法界之方圆,超越了尘缘的种种束缚,不受外在法则的限制。他俯仰于世间的纷扰,但初次遭遇时并未被其所迷惑。
这首诗词通过以禅人为主题,以朴实的描述和意象抒发了禅修者对人生境界的领悟。禅人的双眼寒青冷冷,展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冷静;颠倒的形象象征着生命的衰老和世俗的虚妄;山雾、松月、梦鹤等意象则呈现出禅人对于自然界和梦幻世界的感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禅人超越尘缘的境界,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通过对禅修者内心境界的描绘,传达了禅宗的思想和修行境界。同时,它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禅宗的关注和推崇,表达了对禅修者智慧和境界的赞美。
躘踵几只牯牛,总在瑞峰过夏。有心卧月眠云,无意牵犁拽耙。溪东溪西,岭上岭下。饮水自饮水,吃草自吃草,第一不得犯人苗稼。
乞得残骸老故山,草亭终日对孱颜。孤云百尺起江际,幽鸟数声鸣竹间。众死一身今独健,人忙万物本常闲。此心欲语知谁听,赖有渔樵日往还。
拂拂云衣冠紫烟,已为丁令一千年。留君且伴居山客,幸有松梢明月天。
俯仰东西阅数州,老于歧路岂伶优。初闻父老推谢令,旋见儿童迎细侯。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劳处处避嘲讴。河吞巨野那容塞,盗入蒙山不易搜。仕道固应惭孔孟,扶颠未可责由求。渐谋田舍犹怀禄,未脱风涛且傍洲。罔罔可怜真丧狗,时时相触是虚舟。朅来震泽都如梦,只有苕溪可倚楼。
晴湖浮素练,芦苇冷秋霜。四望皆空阔,孤舟泛渺茫。水纹星动影,云缝月流光。不似渔翁乐,终身鸥鹭乡。
页旱连春与俗忧,忽兴嘉雨遍群州。郊禾薿薿青如积,宫瓦差差翟欲流。良弼为霖辜宿望,神僧作雾应精求。西成喜有登年修,況此新晴见黍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