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长至日述怀兼寄十七兄》

老来愈觉白驹忙,眼看重阳又一阳。
心似死灰飞不起,技如寒日短中长。
厌看宾客空投谒,强对妻孥略举觞。
回首山阴酬劝地,应怜鸿雁不成行。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长至日述怀兼寄十七兄》是宋代诗人曾几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来愈觉白驹忙,眼看重阳又一阳。
心似死灰飞不起,技如寒日短中长。
厌看宾客空投谒,强对妻孥略举觞。
回首山阴酬劝地,应怜鸿雁不成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曾几的怀旧之情和对老年生活的思考。他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仿佛白马驰骋一般匆忙。作者在重阳节又度过了一年,意味着时光不停地流逝。他的内心像是死灰一样,无法再有所激动和振奋,而他的才华也像短暂的寒日一样,既有限又不稳定。

作者对于虚伪的社交活动感到厌倦,他不再喜欢面对客人的拜访,因为这些客人只是空洞地表面应酬。相比之下,他更愿意与妻子和孩子们简单地举杯共饮,这种亲近的互动更加真实和温暖。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担忧。他回首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山阴地区,感叹时光荏苒,同时也意味着他思念曾经的友人和亲人。他担心鸿雁无法成行,暗喻着他们可能无法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人生旅程,也有可能指代他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无法延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他通过对白驹忙、重阳又一阳等形象的描绘,强调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作者用死灰和寒日的比喻来形容自己的心境和才华,表达了对激情和创作力的失落和困惑。

诗词中还体现了作者对虚伪社交和真挚亲情的态度。他艳羡简单而真实的家庭生活,与妻子和孩子们举杯共饮,强调亲情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他对虚伪的宾客和应酬活动感到厌倦,表达了对社交场合的疲惫和对真实交流的渴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他回首家乡山阴,思念曾经的友人和亲人,唤起了对逝去岁月的回忆和留恋。他担心鸿雁无法成行,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生命的无常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流畅的节奏和意象丰富的比喻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时间、情感和人生的描绘,诗词引发读者对生命的短暂和对真实情感的追求的思考。同时,诗词中融入了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温暖描写,以及对社交虚伪和对未来的担忧的反思,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情感共鸣和思考的空间。

  • 《寄姊夫焦韫叔兼简三姊》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 《浣溪沙》

    桃李无言一径深。客愁春恨莫相寻。看花酌酒且开襟。白雪浩歌真快意,朱弦未绝有知音。月明千里故人心。

  • 《余自天禧元祀解宥密之职首治是邦越明月而移》

    雄屏口分寄,珍祠倏再临。翚飞丛宇峻,龙濩伏渊深。蘋藻罗清荐,金匏合雅音。风旌翻凤蜺,晨炷燎榆沉。麝墨披新刻,尘签认旧吟。乐游情未足,残照下西岑。

  • 《游雪窦山》

    田水颇胜师,寺梅若可妻。新月似小女,一弯向人低。平生寡师法,开径自出蹊。擘我妻女去,酷哉此别离。老饥方驱后,津梁忽已疲。行迈殊未歇,且拚骨与皮。下山如相送,青青势向西。

  • 《题乌江汤泉寄老庵》

    西庵松竹深,薄暮更微雨。山禽不畏人,嘲哳方对语。而余倦宦者,罢日今可数。京邑夙所怀,其如恶尘土。行复念斯游,回头怅何许。

  • 《减字木兰花(送别)》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