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花春蝶即花仙,饮露秋蝉怕露寒。
只道蜻蜓解餐水,元来照水不曾餐。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嘲蜻蜓》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蜻蜓的形象,并通过对蜻蜓的观察,表达了一种深刻的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饵花春蝶即花仙,
饮露秋蝉怕露寒。
只道蜻蜓解餐水,
元来照水不曾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蜻蜓为主题,通过对蜻蜓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生物的细致观察和思考。
首句“饵花春蝶即花仙”,表达了蜻蜓在花间觅食的景象,将蜻蜓与春天的花蝶相对照,赋予了蜻蜓一种仙境般的形象。
接着,“饮露秋蝉怕露寒”,通过对蜻蜓和蝉的对比,揭示了它们对露水的不同态度。蜻蜓喝露水,而蝉则害怕露水的寒冷。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蜻蜓的勇敢和适应能力,也暗示了蜻蜓的独特之处。
最后两句“只道蜻蜓解餐水,元来照水不曾餐”,表达了作者对蜻蜓的误解。作者以为蜻蜓是通过解渴来摄取水分的,但实际上蜻蜓并不需要饮水。这种误解揭示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有时是片面的,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无知。
整首诗词通过对蜻蜓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提醒人们要谦逊地面对自然界,不要过于自以为是,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茫茫东海东,古洞石玲珑。蓬岛三山近,华夷一水通。鱼龙多变化,日月自虚空。此境元非幻,人心隐显中。
衣以青为色,谓如天骨青。近年全不食,饮水自通灵。心信生狂语,清羸改俗形。半空仙乐奏,曾向静中听。
惊忧度岁月,靡觉佳序临。玉露破金菊,方知秋气深。
胡儿吹角汉城头,月皎霜寒大漠秋。三奏未终天便晓,何人不起望乡愁。
道山西下路,杳杳历重廊。地寂闻传漏,帘疏有断香。渠清水马健,屋老瓦松长。欲出重欹枕,无何觅故乡。
欲话趋时首重骚,因君倍惜剃头刀。千般贵在能过达,一片心闲不那高。山叠好云藏玉鸟,海翻狂浪隔金鳌。时应记得长安事,曾向文场属思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