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荷枯苇夕阳天。
时节渐阑珊。
独泛扁舟归去,老来不耐霜寒。
平生志气,消磨尽也,留得苍颜。
寄语山中麋鹿,断云相次东还。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后以元祐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后集》爲底本。校以明吴氏丛书堂钞本(残存卷五、卷六,简称吴钞,藏北京图书馆),清杨守敬跋明黄汝亨钞本(简称黄钞,藏上海图书馆),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经楼抄本(简称研经楼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咸丰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本(简称粤本),清宣统吴崶金陵督粮道署校刊本(简称吴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朝中措(樊良道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之仪。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败荷枯苇夕阳天。
时节渐阑珊。
独泛扁舟归去,
老来不耐霜寒。
平生志气,
消磨尽也,
留得苍颜。
寄语山中麋鹿,
断云相次东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老者在傍晚时分返回家中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败落的荷花和枯黄的芦苇,以及夕阳的天空,表达了时节渐渐逝去的感觉。他独自一人驾着小船回家,但老年之际已不再耐受寒冷的霜寒。诗人认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已经消磨殆尽,只剩下苍老的容颜。最后,他将思念之情寄托给山中的麋鹿,并期待云彩能够断断续续地东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的感慨。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诗人展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败荷和枯苇象征着渐渐衰败的自然景色,夕阳天空则暗示了一天的结束和生命的暮年。诗人独自驾船回家,表现了他在人生旅途上的孤独和无奈。老来不耐霜寒表达了诗人对年老体弱的感受,以及对自己曾经追求的理想和抱负的消磨和遗憾。最后,诗人将自己的寄语和思念寄托给山中的麋鹿和东去的云彩,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希冀。
这首诗词以简练、含蓄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经历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内化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一种情怀和境界,表达了他们对世事变迁和人生百态的感知和反思。
海馔糖蟹肥,江醪白蚁醇。每恨腹未厌,夸说齿生津。三岁在河外,霜脐常食新。朝泥看郭索,暮鼎调酸辛。趋跄虽入笑,风味极可人。忆观淮南夜,火攻不及晨。横行葭苇中,不自贵其身。谁怜一网尽,大去河伯民。鼎司费万钱,玉食罗常珍。吾评扬州贡,此物真绝伦。
晓起微凉病骨苏,国香和露到贫居。我今不向当门种,免被时人取次锄。
有客相傅群暑芳,采莲不用采花房。绿盘擎重盛珠露,碧管虚中溜玉浆。象鼻卷风随手曲,良脐入水透肌香。醒来忽忆涪翁句,摘贯分甘共母党。
鸾凤分飞海树秋,忍听钟鼓越王楼。只应霜月明君意,缓抚瑶琴送我愁。山远莫教双泪尽,雁来空寄八行幽。相如若返临邛市,画舸朱轩万里游。
凌虚风马来无迹。水净山光出。松间孤鹤睡残更。唤起缑箫飞去、与云平。新亭聊共丰年悦。一醉中秋月。江山拟作画图临。乐府翻成终胜、写无声。
白石峰犹在,桥横一径微。多年无客过,落日有云归。水净苔生发,山寒树著枝。如何方广寺,千古去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