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陈询秀才归徐》

千里相从愧子心,未堪归路马駸駸。
更能作意怜衰病,肯後重来道古今。
三岁有期看一举,百年聊待到千寻。
行逢净社论余习,为说登临久废吟。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陈询秀才归徐》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里相从愧子心,
未堪归路马駸駸。
更能作意怜衰病,
肯後重来道古今。
三岁有期看一举,
百年聊待到千寻。
行逢净社论余习,
为说登临久废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秀才陈询从远方归来的情景,他心存愧疚,感到自己与父母相隔千里,而不堪忍受回家的路途艰辛。然而,他对生活的困苦和疾病仍然有所思考,坚持要回家,继续追求古今道义。他相信人生有三年的期限,期待着一举成名;即使需要等待一百年,他也会坚守等待,直到千古。在旅途中,他偶然遇到了清净的社群,与他们交流自己的学问,谈论登临名山的久远传统。这使他重新燃起对诗词创作的热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归途中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陈询秀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对文化传统的热爱。他在长途旅行中感到内心的愧疚和无奈,但仍然保持着对人生和学问的思考。他相信自己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来实现自己的抱负,无论需要等待多久,都愿意坚守。诗中提到的净社是指一些文人学者的聚会场所,这里可以让他们交流学问和心得,给予彼此启迪和鼓舞。这样的遭遇使他重新点燃了对诗词创作的热情,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文学理想。

整首诗抒发了陈询秀才追求理想、坚守信念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文化追求的传统和价值观。这种对家园的思念、对传统文化的承继以及对学问的热爱都是宋代文人的典型特征,使得这首诗具有时代特色和情感共鸣。

  • 《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

    收拾乾坤付一壶,世间无物直锱铢。醉乡旧业抛来久,更欲因君稍问涂。

  • 《萧何》

    相国人夸佐沛公,收图运饷守关中。不知用蜀为根本,此是兴王第一功。

  • 《和知府王给事官舍北轩新竹》

    子猷雅爱此君深,清白传家直至今。有似致身怜劲节,更应待物并虚心。闲来点笔书新粉,醉后移床傍细阴。分到渭川青玉种,严公宅里许同吟。

  • 《西湖三首》

    晓镜初开淑景明,使君风味一般清。舟从菡萏林中过,人在鲸鲵背上行。妙舞屡翻红药燕,清词时啭紫薇莺。赓歌久矣虚前席,肯向樽前恋麴生。

  • 《奉和御製读隋书》

    子盖怀英断,南荒久驻留。清通承眷奖,恭须望巡游。异宠荣乡党,丹诚破寇仇。边民思旧爱,刻石在西州。

  • 《和宿鹿儿馆》

    边城射猎取麑麛,夭麌仁心所不为。鸣角秋山少閒日,标名邮馆客慵窥。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