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庐人昔如龙起,鼎足魏吴如等是。
若结梅花为保社,林逋只会住孤山。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呈辛稼轩》是宋代刘过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卧庐人昔如龙起,
鼎足魏吴如等是。
若结梅花为保社,
林逋只会住孤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刘过对自己的境遇和志向的思考。诗人自称为卧庐人,意指自己长期隐居在山野间。诗人把自己比作昔日的龙,象征着自己曾经有过雄心壮志,有过崇高的抱负。但是现在的他,却沉寂在孤山之中,不被人所知。
诗中提到的鼎足魏吴,指的是古代的鼎足之势,意味着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这里可以理解为刘过曾经有过志向统一天下的追求,但是现实的局限和环境的限制使他无法实现抱负。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自嘲。诗人说,如果他能像梅花一样坚守原则,保持高尚的品德,可能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而与他相反的是,林逋(另一位宋代著名诗人)则能够适应社会,与世俗和解,因此能够在社会中立足。而自己却只能住在孤山之中,表露出一种无奈和自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己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刘过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无奈。诗人曾经有过追求雄心壮志的志向,但是现实的局限和环境的限制让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在孤山中黯然无闻。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自己与林逋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自己的无奈和自嘲。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寥寥数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宋代士人的追求和挣扎。该诗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反思,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男女虽亲,死生难躲。浮名浮利浮云朵。万缘一*恰如无,长生路上修仙果。玉户频开,金关紧锁。灵珠里面持经课。功成轻举踏云行,大罗
柘枝本出楚王家,玉面添娇舞态奢。松鬓改梳鸾凤髻,新衫别织斗鸡纱。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画筵曲罢辞归去,便随王母上烟霞。
畴昔南迁海上雷,艰难唯与汝同来。再从龙尉茅丛底,旋卜云桥荔子堆。相与闭门寻旧学,谁言复出理官醅。乘田委吏先师事,莫学陶翁到即回。
良宵正月一,日从东畔出。照见耆阇峰,回环指□中。坐断石桥路,凡圣无回互。佛祖生冤家,相逢若稻麻。雪消春雨过,碓觜也生花。
暮召三山峻,晨趋一节回。乍维青雀舫,还直右银台。陟降丹涂密,论思武帐开。欲谈当世务,元藉轶群才。
仓猝扶宗社,艰危启圣神。英雄归驾御,狂狡愿和亲。泛扫妖氛净,恢张治化新。倦勤三纪外,头白尽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