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萧然傍禁城,尘埃不到旅怀清。
水流红片知花落,雨浥苍苔见笋生。
感物已怜春寂寞,辞家忆是岁峥嵘。
知君亦有淹留叹,归梦西随杜宇声。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呈竹元珍》是宋代孔武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作者怀抱远离尘嚣的心境,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叹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间室萧然依偎在禁城旁,
尘埃无法抵达旅人心怀的宁静。
水流红片知晓花儿凋零,
雨洗苍苔,见证竹笋的生长。
感受着万物的寂寞春天,
告别家园,回忆往昔岁月的风云。
知道你也曾有过留恋悲叹,
归来的梦,在西方随杜鹃鸟的鸣声。
诗意和赏析:
《呈竹元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孔武仲对离尘避俗、追求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将自己置身于一间室中,靠近禁城,远离尘埃纷扰,内心得到平静和安宁。他观察到水流中漂浮的红片,意识到花儿已经凋落,而雨水洗净了苍苔,显现出新生的竹笋。这些自然景象唤起了诗人对春天的思索,感叹万物在春季的孤寂。同时,他离开家园,回忆起过去岁月的辉煌和变迁。最后,诗人认为读者也会有类似的留恋和叹息的情感,他以归梦的形式,随着遥远西方的杜鹃鸟的鸣叫,表达了对读者的祝愿和问候。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描绘离尘避世的环境,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厌倦。他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层次感。诗人通过回忆家园的岁月,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最后,他以归梦的方式,将读者与自己联系起来,共同分享对故乡和远方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清幽的意境和淡雅的笔调展示了诗人孔武仲对离尘寂寞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和读者的思念之情。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令人沉浸其中,引发读者对离尘避世、回忆故乡的思考与共鸣。
咦,好辨心,以此三法为三昧,无量无边世不会。我今修供佛众生,万圣千贤悉同共。摩诃般若味真如,十波罗蜜同受用。大家著力要精专,一粒微尘不许动。为报龙天并八部,莫入厨中乾打閧,监斋使者在眼前,守护普庵无罅缝。针劄不入起馨香,十八元来佛不共。
十年流宦海,飘泊一舟轻。敝屣世间事,浮云身后名。学几为俗误,诗欲斗僧清。尘土非吾志,妻孥强使令。
芹溪处士古人风,宝剑尘埋未化龙。旧隐至今名不朽,扁题元出紫阳翁。
旷浦澄天湿晓烟,智人乐钓稳沙前。蓑轻雨霁云收谷,钓掷纶枢水映船。举棹欲归江月上,挂帆已近暮霞边。汀芦处处飞萤火,照彻渔村饮不眠。
秋尽北风去,律移寒气肃。淅沥降繁霜,离披委残菊。华滋尚照灼,幽气含纷郁。的的冒空园,萋萋被幽谷。骚人有遗咏,陶令曾盈掬。傥使怀袖中,犹堪袭馀馥。
堂堂李杜坛,谁敢蹑其址。先生坐坛上,持钺令余子。由来文字伯,不但表奏伟。高怀淡无嗜,寓兴或留此。平生上林手,避谤淹二始。登临意超然,笔落风雨似。事异柳司马,辛苦记山水。乐哉邦无事,那待猛政理。驾言慰吾民,不愧城门轨。看山笑邹湛,句外寄深旨。岩树阅几客,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