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何处看真色,午夜天心月满时。
无限凡夫空肉眼,凝眸决眦望西施。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赤壁赋中四句·目遇之而成色》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间何处看真色,
午夜天心月满时。
无限凡夫空肉眼,
凝眸决眦望西施。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意境的描绘。诗人通过描述清澈明亮的月光在午夜时分照耀下的景象,反思人们平凡的生活中是否能够真正欣赏到美丽的事物。他认为普通人只能以肉眼看到有限的景象,而无法领悟到更深层次的美。然而,他通过凝视和注目,寄望于能够洞察到更高层次的美丽,比喻着人们对于完美与理想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赤壁赋为背景,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的“真色”指的是真实的美,诗人在问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是否能够真正欣赏到美丽的事物。午夜时分的“天心”象征着纯净和高远,而“月满时”则是诗人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象。他强调了普通人只能以肉眼感知有限的景象,而无法领悟更深层次的美。然而,诗人通过使用“凝眸”和“决眦”,表达了他对于能够洞察到更高层次美丽的期望和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美的价值的思考。诗中的意象和表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让人们在欣赏和解读中感受到美与哲理的结合。
景风应时,聿严毖祀。用事方丘,锵锵济济。登降有节,三献成礼。神其格思,锡我繁祉。
长大有南北,山川各所之。相逢孤馆夜,共忆少年时。烂醉百花酒,狂题几首诗。来朝又分袂,后会鬓应丝。
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长人。佳此志气远,岂惟粉墨新。万里不以力,群游森会神。威迟白凤态,非是仓庚邻。高堂未倾覆,常得慰嘉宾。曝露墙壁外,终嗟风雨频。赤霄有真骨,耻饮洿池津。冥冥任所往,脱略谁能驯。
冉冉流年不贷人,东园青杏又尝新。方书无药医治老,风雨何心断送春!乐事久归孤枕梦,酒痕空伴素衣麈。畏途回首涛澜恶,赖有云山著此身。
少日肝肠,云梦地、气吞八九。今老去,才疏计拙,百居人后。倦处收回行路脚,懒来噤却吟诗口。算从前、四十九年非,如回首。风与月,须长久。谁放我,成三友。笑官仓红腐,可堪痴守。倒凤颠鸾吾已矣,淋漓醉墨蛟虬吼。尽都门、冠盖拥红尘,青青柳。
治邑即治家,爱民如爱己。不须驰广莫,观远自近始。君才成风斤,鼻垩有余地。吾言尚敢狂,快处须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