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船池口泛滥游,老禅邀我半日留。
岸莎堤柳窈窕,初暑忽送风雨秋。
萧朗钓台三间屋,万顷烟波媚幽独。
长令千载好事人,贪为淮山流远目。
芊芊蔓草迷长竿,台城直作平野宽。
那知万古文选理,不尽词源八节滩。
英魂还逝招不得,谪仙小杜底处觅。
插天崷崒九芙蓉,试与凭高间物色。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池口昭明太子钓矶蜀僧住山相邀访古和壁间韵》是宋代程公许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一位名叫蜀僧的禅师在池口相遇并一同游玩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文化的向往和对历史文献的思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击船池口泛滥游,
老禅邀我半日留。
岸莎堤柳窈窕,
初暑忽送风雨秋。
萧朗钓台三间屋,
万顷烟波媚幽独。
长令千载好事人,
贪为淮山流远目。
芊芊蔓草迷长竿,
台城直作平野宽。
那知万古文选理,
不尽词源八节滩。
英魂还逝招不得,
谪仙小杜底处觅。
插天崷崒九芙蓉,
试与凭高间物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池口为背景,描绘了作者与蜀僧在池口的欢快游玩。诗的开篇,船在池口泛滥,揭示了诗人的轻松心情。老禅邀请作者留下来,表达了友好之意。岸边的莎草和堤岸上的柳树婉约动人,初夏的热浪突然被送来的风雨所驱散,突显了时令的变迁。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池口的一座钓台,三间屋舍,烟波之间散发出幽静的美感。他提到了长期以来,好事的人们都喜欢在这里钓鱼,享受宁静和远眺的乐趣。然而,诗人贪图淮山流水的景色而离去,表达了对离开这片美景的遗憾。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一种迷茫和思索的状态。蔓草纷纷攀附在长竿上,使钓台和城墙之间的空间变得辽阔。诗人触及到了万古文选、词源和八节滩等文化符号,意味着他对历史文献和文化传承的思考。然而,他无法召唤起已逝英魂的回归,只能在小杜底处寻觅谪仙,表达了对辉煌文化的向往和对文化传承的担忧。
最后两句以崷崒和九芙蓉为景,试图在高处寻找新的事物和景色。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关注,并希望能够在新的探索中找到新的美和灵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池口的景物和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向往和思考,同时抒发了对文化传承和迷茫的感受,展现出一种既怀旧又追求新的心态。
春去堂堂不复追,空余草木弄晴晖。交游归雁行将尽,踪迹鸣鸠懒韵不飞。老大未须惊节物,醉狂兼得避危机。东风虽有经旬在,芳意従今日日非。〈四月十一日立夏。〉
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帷。驾言百里途,恻怆复何为。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单车路萧条,回首长逶迟。飘风忽截野,嘹唳雁起飞。昔时同往路,独往今讵知。
天师羽化久,殊馆临官道。系马松门深,风清乱蝉噪。开基今几时,庭树皆连抱。有池号遗履,无地寻丹灶。金像独俨然,讵识何人造。学仙匪吾事,访古乃其好。物色聊默存,他年忆曾到。
阌乡右邑有吾亲,河上茅亭结构新。五老分明为北里,三峰咫尺是西邻。儿孙不厌闲游客,鸥鹭偏谙醉主人。彼此眠云相隐梦,从今应更往还频。
莫买宝剪刀,虚费千金直。我有心中愁,知君剪不得。莫磨解结锥,徒劳人气力。我有肠中结,知君解不得。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红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不如饮此
暂借清溪伴钓翁,沙边微雨湿孤篷。从今诗在巴东县,不属灞桥风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