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舂陵闻雁》

萧萧疏叶下长亭,云淡秋空一雁经。
惟有北人偏怅望,孤城独上倚楼听。

作者介绍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作品评述

《舂陵闻雁》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枯叶纷纷落在长亭下,
淡淡的秋云中一只雁飞过。
只有北方人更加感到忧伤,
独自登上孤城楼,倚着栏杆倾听。

诗意:
《舂陵闻雁》描绘了一个寂静秋日的景象。长亭下的枯叶纷纷飘落,秋云淡淡,一只孤雁从天空中飞过。然而,只有北方人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孤寂和忧伤的情绪。作者独自一人登上孤城的楼阁,依靠栏杆倾听着雁的呼唤声。

赏析:
《舂陵闻雁》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秋日的寂静景象,通过枯叶、秋云和孤雁的形象,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诗中的长亭、孤城和楼阁等元素增添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诗人通过对北方人的特殊描述,突出了北方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北方常有候鸟南迁的景象,雁儿的呼唤声更加引起北方人的思乡之情,让他们倍感孤独。作者独自上楼倾听雁声,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凭借简练的语言和精准的意象,将读者引入了一种宁静而忧伤的氛围中。它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寇准优秀的诗人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

  • 《大江西上曲(寄李宝夫提刑,时郊后两相皆乞归)》

    大江西上,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榭。紫枢黄阁,要公整顿天下。

  • 《句》

    沙鸥背人去。

  • 《狗子无佛性》

    铁壁银山,一箭穿过。潦倒赵州,口能如祸。

  • 《甲午元日》

    瑶极青阳献,璇宫紫气氲。晴光千嶂合,阳脉百泉分。门戟开黄道,台书得庆云。青归江柳染,红入圃梅芬。花颂回三朔,糕盘□五辛。春杯吹绿酒,不遣瘁颜醺。

  • 《蔡忠惠家书帖赞》

    家书正所以寄情之真,徒得观笔力之神,又以见公之褆身。予汇而藏,以警夫人。

  • 《依韵和孙秀才朱长官见寄二首同韵》

    古来富贵蹈危机,乐性安贫莫谓非。未及功名苍鬓改,欲从疏懒五湖归。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