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方国小难回袖,不畏秦强欲奏盆。
遥想调琴堂上日,仁风曾使满千门。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酬伯氏再用前韵》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方国小难回袖,
不畏秦强欲奏盆。
遥想调琴堂上日,
仁风曾使满千门。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伯氏的回应。诗人在此诗中表达了自己与伯氏相交的情谊,以及对伯氏高尚品德的赞扬和敬仰。
赏析:
这首诗词以回应伯氏的作品为主题,通过表达对伯氏的赞美和敬意,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高尚品德的追求。下面对每个句子进行分析:
自方国小难回袖,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为方国的小难而难以回报伯氏的情感。"方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国家,"小难"指的是一些困扰和挫折。"回袖"表示回报之意,诗人意味着自己在困难面前无法偿还伯氏的恩情。
不畏秦强欲奏盆。
这句诗指的是诗人不畏强大的秦国(古代中国强大的国家之一)的欲望来取悦他。"秦强"代表权势和欲望,"奏盆"意味着取悦和迎合。诗人表达了自己坚持正直和不屈从于权势的态度。
遥想调琴堂上日,
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回想起与伯氏在琴堂上共度的美好时光。"遥想"表示回忆和思念,"调琴堂上日"指的是两人一起调琴的日子。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过去友谊的怀念。
仁风曾使满千门。
这句诗表达了伯氏高尚品德的影响力。"仁风"意味着仁德的风范,"满千门"表示伯氏的影响力深远,影响了众多人。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伯氏高尚品德的赞誉和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充满了情感和思念,通过对伯氏的回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谊和高尚品德的追求。诗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屈从于权势,同时对过去的友谊怀有深深的思念和敬意。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炼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宋代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春风过尽百花空,燕坐笙萧起灭中。树影连天开翠幕,鸟声入耳当歌童。楞严十卷几回读,法酒三升是客同。试问邻僧行乞在,何人闲暇似衰翁。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千讨万讨讨不见,都不要讨却成现。十字街头逢阿爷,眉毛盖眼胡须面。
关中父老望王师,想见壶浆满路时。寂寞西溪衰草里,断碑犹有少陵诗。
金沙堆前风未平,赤沙湖边波不惊。客行但逐安稳去,三十六湾涨痕生。沧洲寒食春亦到,荻芽深碧蒌芽青。汨罗水饱动荆渚,岳麓雨来昏洞庭。大荒无依飞鸟绝,天地惟有孤舟行。慷慨悲歌续楚些,彷佛幽瑟迎湘灵。黄昏惨淡舣极浦,虽有渔舍无人声。冬湖落*此蹔住,春潦怒长随佣耕。
天公怜我欲元邻,得近芝兰久益芬。定免幼安还割席,拟从东野若为云。归鞭那有蓝关雪,别梦应通鲁水芹。强饭勉之书满载,与君千里共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