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客懒逢迎,翛然池馆清。
檐闲空燕语,林静未蝉鸣。
荤血还休食,杯觞亦罢倾。
三春多放逸,五月暂修行。
香印朝烟细,纱灯夕焰明。
交游诸长老,师事古先生。
禅后心弥寂,斋来体更轻。
不唯忘肉味,兼拟灭风情。
蒙以声闻待,难将戏论争。
虚空若有佛,灵运恐先成。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酬梦得以予五月长斋延僧徒绝宾友见戏十韵》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五月长斋修行的情景,与朋友宴游的场景对比,以及作者对修行的思考和价值观的表达。
诗中描述了宾客懒散地欢迎,而作者却专心修行,池馆清雅宁静。尽管檐下的燕子在低语,林中却没有蝉鸣。作者戒掉了荤食,不再痛饮,放下了世俗的享受,以修行为目标。三春时节多放逸,而五月则是修行的时间。早晨的佛像香卷缓缓升起,晚上的纱灯明亮如火。作者与长老们交流学问,拜师学道。禅修之后,心灵更加宁静平和,守斋之时,身体更加轻盈。作者不仅忘却了嗜肉之味,还打算抛弃尘世的风情。虽然修行是艰难的,但作者愿意接受声闻并且努力实践,尽管他清楚这和娱乐戏剧是不相容的。作者认为,如果空灵的佛陀之境存在,恐怕会在修行之前就被庸俗所摧毁。
这首诗意境优美,描绘了清雅宁静的修行场景与世俗欢愉的对立。作者通过描写宾客的懒散态度和修行的专注程度,表达了修行的重要性。他不仅要戒除俗世的饮食欢娱,还要戒掉尘世的风情,追求心灵的寂静。
这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对修行的思考。作者通过对修行的描写,呈现了一种追求心灵升华的理念。他表达了对世俗欢愉和尘俗境界的拒绝,呼唤读者去追求心灵的平和与升华。整首诗写景真切,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节奏流畅,充满了禅境的氛围。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月转东墙花影重,花迎月魄若为容。多情月照花间露,解语花摇月下风。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人生几度花和月?月色花香处处同。
过眼纷纷更问为,幽人生死况能齐。海桑恐碍日车辙,宸极劣为天磨脐。臧谷君方堕书蠹,研桑我亦笑醯鸡。晚知战胜轻千乘,悔厌晨盐与暮虀。
魍魉何曾见,头旋即下神。图他衫子段,诈道大王嗔。
夙夜宥密,不敢宁宴。五齐既陈,八音在县。粢盛以絜,房俎斯荐。惟德惟馨,尚兹克遍。
塔高铃自语,碑断苏成文。老树擎凉月,初荷卷湿云。萤飞临水见,犬吠隔篱闻。静对高僧坐,无眠到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