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洗雨烘晴。
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袴催归去,万恨千情。
万恨千情。
各自无聊各自鸣。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丑奴儿·烟芜露麦荒池柳》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烟迷露麦荒池柳,
洗雨烘晴。洗雨烘晴。
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袴催归去,
万恨千情。万恨千情。
各自无聊各自鸣。
中文译文:
烟雾迷蒙,露水洒在麦田和荒废的池塘旁边的柳树上,
洗去了雨水,晴朗起来。洗去了雨水,晴朗起来。
春风吹拂,不同的青绿色展现出多样的美景。
拿起酒壶,解下裤腰带,催促归家,
心中有万般怨恨和千般情愫。心中有万般怨恨和千般情愫。
每个人都无所事事,却各自发出自己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景色优美的场景,以及辛弃疾内心的愁苦和复杂情感。
诗中的烟雾、露水、麦田和池塘的柳树,通过洗雨和晴朗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清新明亮的春天景象。这种春风吹拂下不同的青绿色,展现出多样的美景,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然而,在这美景之中,辛弃疾的内心却充满了怨恨和情愫。他提到自己提壶脱袴,催促归家,这可能暗示了他在官场上受到的挫折和失意。万恨千情表达了他内心的纷乱和复杂情感,既有无尽的怨愤,又有千丝万缕的情思。这种情感的深沉和矛盾给人以一种悲凉的感觉。
最后两句表达了每个人各自的无聊和内心的发声。这可能是辛弃疾对于官场的失望和对现实的反思,也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闷和渴望被倾听的心声。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辛弃疾内心的苦闷和复杂情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词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展示了辛弃疾卓越的词人才华。
整巾千嶂耸,曳履百泉鸣。
夙昔青云上,谁令鬓发苍。家声唐秘监,墨妙汉中郎。牢落山林久,间关道路长。西风足清啸,几日上瞿唐。
深深着色浅浮神,恍惚麻姑旧日真。似尔衒娇宁有敌,如侬钟爱恐无人。条风吹破当三月,谷雨过来又一尘。如此名花如此景,可容孤负玉缸春。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淡日泊在扶桑边,四山浮云来蔽天。本是阳和变杀气,发出燥土如云烟。吾皇神圣来赫怒,诸公饱饭日晏然。去年五月南海翻,九月三边烽火连。旅人潦倒衰暮年,有怀明主徒拳拳。袖中常怀书一编,不得上陈徒自怜。有时问天天不语,仰天大笑龙楼前。不如回去长安市上酒家眠,明日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