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备吾身,身贫道未贫。
观时见物理,主敬得天真。
心净星辰夜,情析草木春。
自怜斵丧者,能作太平人。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触观物》是宋代文学家邵雍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物都伴随着我的身体,
虽然我身贫,但道心未贫。
观察时光,见证物质的变化,
虔诚获得了天真的本性。
心灵纯净如星辰的夜晚,
感受万物的情感在春天中分解。
自怜那些被剥夺的人,
能够成为实现太平的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宇宙万物的感悟和体悟。作者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从中领悟到道的真谛,并通过心灵的纯净和对万物的情感体验,达到了与天地的和谐统一。尽管作者自身贫穷,但他并不觉得自己在精神层面上贫乏,因为他通过观察和感悟得到了更高的智慧和满足。作者还表达了对那些被剥夺和失去的人的同情,并认为能够实现太平的人应当关心他们。
赏析:
《触观物》展现了邵雍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观察万物的变化和感受自然界的情感,作者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贫富的境界。他认为真正的财富不仅仅来自于物质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对生命和宇宙的感悟。诗中的"主敬得天真"表达了对天地间真实本性的敬畏和追求。同时,作者还关注那些贫困和不幸的人,表达了对社会和平与公正的期待。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邵雍独特的人生哲学和对宇宙的敬畏。通过观察自然和反思人生,他呼唤着人们应当真正关注内心的平静与智慧,同时也关注社会的公平与和谐。这首诗词给予读者一种启示,让人们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追求内心的平衡与真实的价值。
元子称漫浪,严生资苦劲。海内无赏音,秋风入衰鬓。东江一茅屋,但欲安性命。颇怪泽畔翁,烦词寄天问。
从来陋巷只颜回,子悦胡为羡漆开。端向岁寒观雅操,须知冰凌不为灾。
土冈之西,竹树之下。板屋三间,娱此隐者。埘有肥鸡,廏有羸马。岂无佳菊,采不盈把。且漉我酒,放浪林野。莫不饮食,知味者寡。
持螯已饱团脐蟹,砟脍犹思巨口鲈。风物秋来多感慨,天寒酒醒客心孤。
先子词科蚤擅场,中兴首擢紫微郎。涌泉制册留纶阁,砭世膏肓有皂囊。北斗仰之千古事,泰山所集一毫芒。楹书拂拭增悲恸,追诵龙蛇感卒章。
孤舟孤鹤与孤云,湖上深居自不群,高卧可能容一榻,青山西岸且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