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

八尺茅茨老竹林,细偿南北故园心。
一溪止水清涵月,三日行云薄酿霖。
归计欲成犹恨晚,醉愁无赖正伤今。
唤回柏子香中梦,屋角秋声乱翠阴。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是宋代李弥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尺茅茨老竹林,
细偿南北故园心。
一溪止水清涵月,
三日行云薄酿霖。
归计欲成犹恨晚,
醉愁无赖正伤今。
唤回柏子香中梦,
屋角秋声乱翠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初次归到筠庄苏粹之的心情和景色。诗中提到了老茅草搭成的茅屋和竹林,它们使作者感到亲切,勾起了他对南北故园的思念之情。诗中还描绘了一条静止的小溪,溪水清澈,在它的倒影中映着明亮的月光。三天的云彩漂浮不定,像是酿成了薄薄的秋雨。作者怀着回家的决心,却感到时间过得太慢,他沉浸在醉酒和忧愁中,无法摆脱当前的困境。他唤回了在柏树下的香梦,听到了屋角传来的秋声,这些声音和气味使他陷入了一片混乱的翠绿阴影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初归筠庄苏粹之的情景。通过描写茅屋、竹林、溪水和云彩,诗人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恬静。诗人的内心情感也得到了表达,他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诗中的醉愁和晚年的无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能实现愿望的遗憾。最后的柏子香和秋声,以及由此引发的混乱翠阴,给诗词增添了一丝幽怨之感。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作者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外在环境相融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归乡的喜悦和思乡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光阴流逝和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与无奈。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值得品味和鉴赏。

  • 《渔父词一十八首·入定》

    闭目藏真神思凝,杳冥中里见吾宗。无边畔,迥朦胧,玄景观来觉尽空。

  • 《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

    渭入秦宫古,褎分蜀道难。泉声春雨後,月色晓程寒。蚕浴桑芽短,禽啼杏萼丹。从来称召杜,民俗在君安。

  • 《怀雪蓬姚希声使君》

    寒入疏蓬夜雪深,是非难辩口如喑。一官不幸有奇祸,万事但求无愧心。想像骑牛开画卷,丁宁回雁寄来音。传家一首冰壶赋,未信横舟竟陆沉。

  • 《松月冷飕飕》

    松月冷飕飕,片片云霞起。匼匝[1]几重山,纵目千万里。溪潭水澄澄,彻底镜相似。可贵灵台物,七宝[2]莫能比。

  • 《寓舍古木无叶》

    桃李门墙万柳青,诗人茅屋独凄清。檐前古木无春叶,可怪乐风亦世情。

  •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天将南北分寒燠,北被羔裘南卉服。寒气凝为戎虏骄,炎蒸结作虫虺毒。周王止化惟荆蛮,汉武凿远通孱颜。南标铜柱限荒徼,五岭从兹穷险艰。衡山截断炎方北,回雁峰南瘴烟黑。万壑奔伤溢作泷,湍飞浪激如绳直。千崖傍耸猿啸悲,丹蛇玄虺潜蜲蛇。泷夫拟楫劈高浪,瞥忽浮沉如电随。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